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3-1-14 10:25:21

大小电流接地系统,与架空线还是电缆没关系,只和35/10变电所,Y/Y变压器次级中性点与大地的关系相关。
另外电缆线路,接地故障回路,是相线与铠装层构成,大地路径,只分流比较小的电流,如果“更大接地电流”是30A,经由大地回流地电流值不大于10A,这是个略数。因线路长度,线路电容,接地点位置,引出回路等复杂的情况,经由大地回流地电流值计算也比较复杂。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1-14 10:09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jzdq.net.cn/club/viewthread.php?tid=22217&extra=&page=21
老诚语录67: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1-14 10:34:17

“更大接地电流”
以前架空线,35/10变电所,Y/Y变压器次级中性点不接地,接地故障电流=3单相电容电流<5A
后来即有架空线也有电缆,35/10变电所,Y/Y变压器次级中性点仍不接地,接地故障电流=3单相电容电流<15A,弄了消弧线圈。
再后来即有架空线也有电缆,电缆比例增大,且线路也较长,35/10变电所,Y/Y变压器次级中性点仍不接地,接地故障电流=3单相电容电流<30A,弄了消弧线圈也不中了。此时,线路又不即时切除,李允中先生的文章讨论的就是这个事实。仍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范围。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3-1-14 10:53:25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998-01-01实施);
《10kV系统接地故障可能导致低压用户发生电击死亡的问题需尽快解决》(李允中)2010年发表。

老诚版主不会认为李老爷子在DL/T 621-1997实施了十多年后,才想起写《10kV系统接地故障可能导致低压用户发生电击死亡的问题需尽快解决》这篇文章的吧?{:4_110:}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1-14 11:17:01

他文章中对接地电流回路路径的分析是欠缺的,对电容电流的理解也是欠缺的,对目前高压回路的接地监控理解也是欠缺的,日本,小电流接地系统,电缆电路中,零序电流控制在2A以内,大于2A就报警检修。

大鼻山 发表于 2013-1-14 11:36:11

“更大接地电流”
以前架空线,35/10变电所,Y/Y变压器次级中性点不接地,接地故障电流=3单相电容电流<5A
后来即有架空线也有电缆,35/10变电所,Y/Y变压器次级中性点仍不接地,接地故障电流=3单相电容电流<15A,弄了消弧线圈。
再后来即有架空线也有电缆,电缆比例增大,且线路也较长,35/10变电所,Y/Y变压器次级中性点仍不接地,接地故障电流=3单相电容电流<30A,弄了消弧线圈也不中了。此时,线路又不即时切除,李允中先生的文章讨论的就是这个事实。仍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范围。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1-14 10:34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我评价你在这事上是糊涂虫,还请你别生气。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3-1-14 11:37:32

O(∩_∩)O哈哈哈~

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39:33

认真拜读了《探讨高低压接地故障对路灯配电系统的影响》一文,认为这是一篇很不错的论文,分析的很清楚、很有条理,结论也很明确,对工程设计有指导意义!
尽管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主要的或总的论述、结论是正确的,但也许不一定十全十美。不同看法、不同的意见还是会存在的,也不必在意。我也发表一点不同看法、不同的意见,供阁下参考。

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40:38

几个术语,“小电流接地系统”、“大电流接地系统”,这二个术语,在我的记忆中,是老的教科书和电力系统老的说法,现已改为“非有效接地系统”和“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不过,“小电流接地系统”、“大电流接地系统”的说法也无大错。

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41:42

本帖最后由 LXQ3 于 2013-1-14 13:46 编辑

“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中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论文中,根据参考文献 配电网技术导则实施细则确定的,为1.3~1.5S,在参考文献中找了一下,没找到,只发现如下的条文: 8.1.6在中压低电阻接地方式中,考虑到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很难与熔断器的熔断曲线配合,因此当用户配电变压器容量在630千伏安及以上时,配电变压器应配置反映相间故障的电流保护和反映接地故障的零序保护;当客户配电变压器容量为500千伏安及以下,当采用熔丝保护时,熔丝熔断特性应满足200安电流下,熔断时间小于60毫秒。否则应配置反映相间故障的电流保护和反映接地故障的零序保护。
我又去问了一下供电公司的一个朋友,电力系统变电站中压
“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中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整定为二段,Ⅰ段为t1=0S,Ⅱ段为t2=0.3;零序动作电流整定为, Ⅰ段为I1=300A, Ⅱ段为I2=120A;不过,不同地方、不同情况,整定值也许会不一样。阁下可找在苏州供电公司的同学问一问,以得到更详细、更准确地资料。
单相接地故障,还需考虑短路持续时间,即中压断路器的开断时间(固有分闸时间+灭弧时间)+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动作整定时间或实际动作时间+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动作时间整定,Ⅰ段为t1=0S,则t≈(0.045~0.05)+0.015+0.005=0.065~0.07S。Ⅱ段为t2=0.3,则t≈(0.045~0.05)+0.015+0.300+0.005=0.365~0.370S;此时, 可取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E=300A。

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42:53

江苏省中压“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是按600A设计的。

“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路灯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取RE=4Ω,欠正确;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第7.2.6条、第4.2.1-1条和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7.2.2-b和第5.1.1-a条的规定, RE≤2000/IE(Ω);当最大IE=1000A时, RE≤2000/IE=2(Ω); 当最大IE=600A时, RE≤2000/IE=3.33(Ω); 江苏省中压“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是按600A设计的。根据上述规定,江苏省的有关规范规定,取RE≤3.0(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参数上的差异,并不会改变论文的实质, 高低压接地故障对路灯配电系统的影响还是要考虑的, 论文考虑的措施仍基本上是正确的。

大鼻山 发表于 2013-1-14 13:02:44

“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中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论文中,根据参考文献 配电网技术导则实施细则确定的,为1.3~1.5S,在参考文献中找了一下,没找到,只发现如下的条文: 8.1.6在中压低电阻接地方式中,考虑到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很难与熔断器的熔断曲线配合,因此当用户配电变压器容量在630千伏安及以上时,配电变压器应配置反映相间故障的电流保护和反映接地故障的零序保护;当客户配电变压器容量为500千伏安及以下,当采用熔丝保护时,熔丝熔断特性应满足200安电流下,熔断时间小于60毫秒。否则应配置反映相间故障的电流保护和反映接地故障的零序保护。
我又去问了一下供电公司的一个朋友,电力系统变电站中压
“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中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整定为二段,Ⅰ段为t1=0S,Ⅱ段为t2=0.3;零序动作电流整定为, Ⅰ段为I1=300A, Ⅱ段为I2=120A;不过,不同地方、不同情况,整定值也许会不一样。阁下可找在苏州供电公司的同学问一问,以得到更详细、更准确地资料。
单相接地故障,还需考虑短路持续时间,即中压断路器的开断时间(固有分闸时间+灭弧时间)+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动作整定时间或实际动作时间+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动作时间整定,Ⅰ段为t1=0S,则t≈(0.045~0.05)+0.015)+0.005=0.065~0.07S。Ⅱ段为t2=0.3,则t≈(0.045~0.05)+0.015)+0.005+0.305=0.37~0.375S;此时, 可取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E=300A。
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41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欢迎讨论!
1.老弟你所说的配电变压器和熔断器,其实就是拙文中提及的f1短路点;但拙文已经声明,保守起见,按f2点接地考虑;
2、拙文引用参考文献6,并非直截了当的引用,而是需要参杂联想的成分。其原文如下:
4.3.6 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的10(20)千伏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10(20)千伏配电网的接地电流宜控制在150~500安范围内。杆塔接地电阻安全性校核(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故障持续时间应按照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考虑,一般为1.3~1.5秒。

大鼻山 发表于 2013-1-14 13:08:00

几个术语,“小电流接地系统”、“大电流接地系统”,这二个术语,在我的记忆中,是老的教科书和电力系统老的说法,现已改为“非有效接地系统”和“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不过,“小电流接地系统”、“大电流接地系统”的说法也无大错。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40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迄今为止,我仍未见到统一的、正规的叫法。

大鼻山 发表于 2013-1-14 13:17:53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3-1-14 15:47 编辑

江苏省中压“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是按600A设计的。

“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路灯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取RE=4Ω,欠正确;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第7.2.6条、第4.2.1-1条和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7.2.2-b和第5.1.1-a条的规定, RE≤2000/IE(Ω);当最大IE=1000A时, RE≤2000/IE=2(Ω); 当最大IE=600A时, RE≤2000/IE=3.33(Ω); 江苏省中压“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是按600A设计的。根据上述规定,江苏省的有关规范规定,取RE≤3.0(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参数上的差异,并不会改变论文的实质, 高低压接地故障对路灯配电系统的影响还是要考虑的, 论文考虑的措施仍基本上是正确的。
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42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拙文没有说变电所必须均为4欧(4欧本身是可能存在的哟),只是举例而已。
说到接地电阻,还需要另外大费一番笔墨。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1-14 13:56:33

配电网技术导则实施细则确定的,为1.3~1.5S,在参考文献中找了一下,没找到,只发现如下的条文: 8.1.6在中压低电阻接地方式中,考虑到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很难与熔断器的熔断曲线配合,因此当用户配电变压器容量在630千伏安及以上时,配电变压器应配置反映相间故障的电流保护和反映接地故障的零序保护;当客户配电变压器容量为500千伏安及以下,当采用熔丝保护时,熔丝熔断特性应满足200安电流下,熔断时间小于60毫秒。否则应配置反映相间故障的电流保护和反映接地故障的零序保护。
我又去问了一下供电公司的一个朋友,电力系统变电站中压
“有效接地系统”(或“低电阻接地系统”)中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整定为二段,Ⅰ段为t1=0S,Ⅱ段为t2=0.3;零序动作电流整定为, Ⅰ段为I1=300A, Ⅱ段为I2=120A;不过,不同地方、不同情况,整定值也许会不一样。阁下可找在苏州供电公司的同学问一问,以得到更详细、更准确地资料。
单相接地故障,还需考虑短路持续时间,即中压断路器的开断时间(固有分闸时间+灭弧时间)+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动作整定时间或实际动作时间+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动作时间整定,Ⅰ段为t1=0S,则t≈(0.045~0.05)+0.015+0.005=0.065~0.07S。Ⅱ段为t2=0.3,则t≈(0.045~0.05)+0.015+0.300+0.005=0.365~0.370S;此时, 可取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E=300ALXQ3 发表于 2013-1-14 12:41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这是说,变配电室内,一旦发生10KV对地短路,保护装置,必须完成的动作。
这样做应视为充分安全的。即便是在变配电所内,人员也必是充分安全的。

LXQ兄怎么能得出,高压系统对单相接地故障在监测与管理上存在问题,以致于需要另外在路灯配电方面需要完善来弥补高压侧   对单相接地故障在监测与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呢?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1-14 13:58:56

文章开篇“大电流接地系统.....”争议的主要地方:“大电流接地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电流,持续时间多长。需要不需要文章中的各项措施来弥补高压侧   对单相接地故障在监测与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拙文《高 / 低压接地故障对路灯配电系统的影响探讨》发表,请批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