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2 00:11:01

包括在路灯系统中,某些大家此前也强烈要求采用TT系统;可惜我也一直未见其开关如何配置。
在新的论文里,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3:4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硬要推荐 TT 制,路灯系统采用 TT 制并非绝对,JGJ16-2008《民规 》没讲明白。
1、10kV侧不接地系统(如电容电流不大于20A为例),且变压器二次侧接地电阻足够小(如1欧),路灯就可以不做 TT 制,加 RCD 即可。
2、10kV侧大电流(小电阻)接地系统(不大于1000A,但高压柜、终端变压器柜等外壳接地与终端变压器中性点不共地:不共地是最为安全的),且变压器二次侧接地电阻足够小(如1欧),路灯就可以不做 TT 制,加 RCD 即可。
3、10kV侧大电流(小电阻)接地系统(不大于1000A,高压柜、终端变压器柜等外壳接地与终端变压器中性点共地:有时候不共地确实做不到,就得小心处理了),且路灯又难以实施等电位联结,应该做 TT 制,再加 RCD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2 08:42:22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0-11-2 23:00 编辑

1、当TT为4线(即不采用PE线)时,则其回路正常泄露电流其实无法估算,而Ia*R<50V中的Ia(首端开关)理应躲开回路正常泄漏电流,因此,Ia就无法准确得出;所以我才说4线TT中RCD的Ia整定,目前均属瞎蒙和不负责任。

2、根据GB16895.21-2004/IEC60364-4-41:2001第413.1.4.1款,仍就路灯4线TT而言,“受同一保护电器(如线路首端开关,也即箱变低压屏出线开关)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如电缆铠装皮或金属管),应连同其保护导体一起连至这些部分的共同的接地极上”。好了,路灯电缆带铠装或穿金属管敷设时,若按此规范规定执行,就应有保护导体(PE线),并一起连至接地极。而如此一来,还叫什么TT系统?!目前搞不清楚到底是设计规范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

3、大专家一直以来关于“楼内拉通结构钢筋就是全楼等电位”的畅想曲,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我还是那句老话,钢筋等电位跟水泥地板(墙体)等电位,压根不能划等号。而这个“等电位”理论也许就是楼内还在不断电死人的真实元凶。

4、在我2005年参加注册考试之后说过,关于变电所内接地电阻应是1欧或是2欧(或更小)的推导,其实主要还是基于等电位以及直流电学理论,正序负序全被忽略了。而谁都知道,变电所明明是交流,哪能简化为直流理论推导呢(上贴已阐述“等电位”害死人,不赘述)?!由此推导的接地电阻应多大多大,就更扯了。

5、大专家关于10KV高压侧接地状态对于安全影响之理论,我持保留态度,暂在冷眼旁观中。

6、我一般不会因为IEC(或某砖家)怎么怎么说,就轻易改变“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芒”。

JHL123321 发表于 2010-11-2 10:51:12

两个接地系统并存一处不好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2 19:55:13

鼻兄,TT系统无PE线,接地故障电流从哪流啊?呵呵
秋石 发表于 2010-11-1 23:28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于4线TT而言,大地算不算故障电流的回路?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2 21:34:22

回复 167# 大鼻山

1、当TT为4线(即不采用PE线)时,则其回路正常泄露电流其实无法估算,而Ia*R<50V中的Ia(首端开关)理应躲开回路正常泄漏电流,因此,Ia就无法准确得出;所以我才说4线TT中RCD的Ia整定,目前均属瞎蒙和不负责任。

答——
瞎蒙和不负责任是不对的。

室内采用(一般的干燥场所):Ia x R < 50V;
室外采用(一般的潮湿场所):Ia x R < 25V;
极端潮湿( 如水下等情况 ):Ia x R < 12V;

采用RCD保护,在定出上、下级RCD选择性配合的动作值,再以此值反推要求接地电阻,完全可以这样来设计的。
泄漏电流估算按电缆截面、长度、灯杆数计,施工完再测试是否与设计预选合拍。
以室外路灯RCD剩余电流整定动作值300mA举例,其正常最大允许线路泄漏电流:按国标GB13955-2005不应大于75mA(按IEC标准不应大于120mA,个人认为应可以按IEC标准,否则设计太难做了),那么,接地电阻 R<25/0.3 = 83A(线路上的阻抗相对于此值,不在一个量级上)。此值,对于上海、深圳地区的电阻率甚至一些电阻率较高的地区,不难做到。
《建筑电气》这两年有人写过论文、做过实测,理论联系了实际,不错。可惜,该论文中线路的实测值比IEC规定的要求大了些,按说应该调整RCD剩余电流整定动作值的(否则容易误动作),这位作者可能没注意对于正常最大允许线路泄漏电流,国标GB13955-2005(不大于0.25倍剩余电流整定动作值)和IEC标准(不大于0.4倍剩余电流整定动作值)是有要求的。
ACB、MCB型RCD的动作时间分别为20ms、7~9ms左右,完全满足保障人身安全需要。

2、根据GB16895.21-2004/IEC60364-4-41:2001第413.1.4.1款,仍就路灯4线TT而言,“受同一保护电器(如线路首端开关,也即箱变低压屏出线开关)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如电缆铠装皮或金属管),应连同其保护导体一起连至这些部分的共同的接地极上”。好了,路灯电缆带铠装或穿金属管敷设时,若按此规范规定执行,就应单设保护导体(PE线),并一起连至接地极。而如此一来,还叫什么TT系统?!目前搞不清楚到底是设计规范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

答——
大鼻山很仔细啊。{:49:}
(1)这样的设计不是TT制,TT制不能全线穿金属管(采用承重塑料管即可);若采用铠装电缆,变电所一端铠装电缆外皮应接地,而路灯的一端要在进入路灯前剥掉铠装外皮,反正不能做成如大鼻山所言的伪TT。很简单,采用承重塑料管全线穿管就可以啊。
(2)就像变电站以铠装电缆供另外一幢建筑物一样,若两端都将铠装电缆外皮分别与变电站接地、建筑物接地相连接,原本独立的两个地就发生了连接,这也是不允许的,也不是TT制了。得采取技术措施避免之。
所以,赞同大鼻子说上海、苏州的伪TT一说,但并非就能下结论说真TT做不出来。
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真的很残酷。

3、大专家一直以来关于“楼内拉通结构钢筋就是全楼等电位”的畅想曲,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我还是那句老话,钢筋等电位跟水泥地板(墙体)等电位,压根不能划等号。而这个“等电位”理论也许就是楼内还在不断电死人的真实元凶。

答——
(1)等电位联结是辅助措施;
(2)等电位联结不是万能的。

4、在我2005年参加注册考试之后说过,关于变电所内接地电阻应是1欧或是2欧(或更小)的推导,其实主要还是基于等电位以及直流电学理论,正序负序全被忽略了。而谁都知道,变电所明明是交流,哪能简化为直流理论推导呢(上贴已阐述“等电位”害死人,不赘述)?!由此推导的接地电阻应多大多大,就更扯了。

答——
可以看看王老的书和IEC标准。要是不认可,权当我没说。呵呵。

5、大专家关于10KV高压侧接地状态对于安全影响之理论,我持保留态度,暂在冷眼旁观中。

答——
(1)深圳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够小能防住相线接大地故障的危险电位不突破危险值,路灯采用TN系统,基本不会存在问题;
(2)若采用10KV大电流(小电阻)接地系统,在遵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第7.2.1/C)款“不得”共地之规定前提下,其他条件同上,路灯也完全可以采用TN系统;

善意提醒:《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内接地电阻计算公式有错,不满足IEC标准,主要就是不满足线缆绝缘耐压值和SPD“1”的导通限值,也涉及人身安全。
今年上半年,黄妙庆老先生面对供电局编制人员坚持错误规定准备将其写入国标的行为,拍案而起!呵呵,老先生令晚辈敬仰。
提供一个不好的信息:供电局原先的10KV大电流(小电阻)接地系统不共地(DL标准的规定),到了年轻一辈这里,认为共用接地好,供电局就共地了(我询问供电局老同学得知的)。他们将建筑电气的共用接地沿用到了变电站接地上(这不是一回事,岂可照搬),坏大事了。

我们所有的保护措施,不出电气故障,不会显山露水;真要出事,设计的正确性就显示出其威力。

实际上,大电流(小电阻)系统,首选不共地,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事;
受条件所限没办法只能共地时,IEC标准10KV大电流(小电阻)系统共地也是允许的(指有条件允许),但后面有一连串的事得处理:
TN制问题不大;
无等电位联结场所就得采用TT制,且还得注意解决——
接地电阻与(10kV)大电流接地故障电流问题……故障电压的限制以满足绝缘配合不超过1200V+Uo问题……
SPD的CT2(3+1)接线放电间隙的导通1500V问题……
设置RCD满足TT接地故障要求问题……
等等。

说老实话,上海供电局工作做好做对了吗?
结论是:没有!
我在这里说这些,也是很没面子的,心情很复杂,尽管我没在供电局工作。
上海供电局TT制工作没做好,不仅丢上海的脸,更丢中国人的人。况且,丢脸属小事,电气故障发生后死人、产生二次事故危害无穷属大事。

6、我一般不会因为IEC(或某砖家)怎么怎么说,就轻易改变“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芒”。

答——
赞同这种坚持,不要轻易改变。在认识到存在问题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后得出正确答案。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2 21:37:01

回复大鼻山

1、当TT为4线(即不采用PE线)时,则其回路正常泄露电流其实无法估算,而Ia*R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2 21:34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接地电阻 R<25/0.3 = 83A”有误,更正:接地电阻 R<25/0.3 = 83欧。{:loveliness:}

阿斯 发表于 2010-11-2 22:31:35

貌似供电部门的很多很多人都不思进取并态度蛮横
我曾被请到供电局进行所谓的沟通
人家竟然问我EPS是个啥东西!
差点把我无语死!
沟通感觉这帮人什么都不懂,
比如他让你改这改那,我问为嘛?以何为据?
答:设计规范要求,
我心里觉得可笑,让其找出规范,其装模作样在桌子上乱翻
后来我就给台阶下,我说我还忙,先回,以后再电话沟通
回头也没联系,直接让通过了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2 22:33:42

{:4_96:}1、哥呀,尔等开口闭口都是Ia*R联体,但在具体图纸中,你总得把Ia和R分别计算吧?请问Ia到底怎么算?4线Tt的正常泄露电流到底多大?无人说得清!——由此计算的Ia不是瞎蒙又是什么?
2、就路灯而言,迄今没见规范规定安全电压必须是25V(我07年论文提及此点);
3、“钢筋等电位则全楼等电位”,这不是辅助或主导的问题,而是钢筋等电位压根不等于全楼等电位的问题。大家回帖不要避实就虚啊;
4、4线TT出线假设很长(如路灯),那么这段线路(不是灯杆处)本身需要接地故障保护么?由哪一个开关保护呢?是不是由线路始端开关(低压屏出线开关)保护?那么此时的4线(无PE线)TT是否还符合我上贴中的413.1.4.1条?如果该条规范要求TT必需PE,则钢管及铠装皮可自然充当,何乐而不为?
5、变电所内1欧或2欧的问题,我就是针对《500问》这本书有感而发的。其推导基本脱胎于IEC,而且还建立在“钢筋等电位则全楼等电位”这个令人狐疑而脆弱的前提上。
6、10KV接地问题,持续观望中。有时间我会专题回应。
7、关于大家频频提及的《500问》,我多说几句:85%很有可读性、技术性,但15%可能误导民众,如等电位理论(臆想成分多)、0.29Re(推导过于简单化、理想化)、10KV接地论述(有硬伤)、带RCD的ATSE(现实哪有?)、应急电源IT系统(脱离实际)等,实在难以认同。

冷若冰 发表于 2010-11-2 22:43:24

上海供电局TT制工作没做好,不仅丢上海的脸,更丢中国人的人。————这个高度太高了。。。

尺先生不必为此承担什么,工作做好没做好和你的关系也不大。。。。

请你来灌水的,不是请你来认错的不是。。。

不论什么接地系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哪有完美,挑个最合适的就好了。。。。

阿斯 发表于 2010-11-3 01:01:15

最好还是变电所内TN-S,出线到单体TN-C-S,用TT乱啊,所内用电怎么办
JHL123321 发表于 2010-10-29 16:17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是否可以内-S,外-T呢?

阿斯 发表于 2010-11-3 01:05:07

回大鼻山:

....本人提过意见,打过报告,惜人微言轻不起作用。唉,令人灰心丧气 ...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1 20:37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贤兄万万不可灰心丧气啊,
相信只要大家不懈努力
情况会越来越好

阿斯 发表于 2010-11-3 01:11:30

回大鼻山:

...上海供电局(其他地区估计也有类似情况存在)一家独大,垄断经营、不思进取。自己不好好学,也不听他人劝,没治!
...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1 20:37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绝对不仅仅上海如此,
好在近年来情况有好转的迹象
西安供电局出的供配电设计导则,在发布前征求过设计单位的意见
特别是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意见,被改的很厉害
供电局不太乐意
但还是改完后发布了

阿斯 发表于 2010-11-3 01:14:39

...我市供电部门一般仅提供10KV进线,而高压柜和变压器由业主购置、安装(验收后无偿转移给供电部门);供电部门仅对于低压柜内计量有要求,其他均不干涉。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1:12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深圳供电部门明智

阿斯 发表于 2010-11-3 01:33:34

得补充一下:
“对 TT 制的 PE 线截面,还是有疑问:既然 TT 制的接地故障电流很小,那 PE 线截面好像就没必要像 TN 制选得那么大,尤其是在设置跳闸 RCD 的情况下,似乎更没必要。
但几乎没有人会减小截面选电缆,为什么?...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1 22:28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可能都不知道是否有历史原因,也许王老那一批电气前辈们有所了解
大伙儿不敢贸然减小截面的原因恐怕一是怕不安全,二是怕担责任
归根结底还是怕承担责任

阿斯 发表于 2010-11-3 01:44:29

包括在路灯系统中,某些大家此前也强烈要求采用TT系统;可惜我也一直未见其开关如何配置。
在新的论文里,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3:4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开关如何配置不也是理论吗?
技术的进步不可能靠一个人、一批人、一代人就能完成
很多问题也许需要几代人才可能解决哦
阿山,我看好你哦{:smile:}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上海或苏州的朋友:关于TT系统变电所的出线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