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09:57:53

fitman 发表于 2015-4-10 09:46
说得很对。我们就是要多向别人学习。但个人是非常不认同用一种讽刺式、提刺式的态度来看待一个作品(虽然 ...

一般的探讨性论文,和《2014上海审图系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论文汇编》中以“电气设计通病案例分析”定性的论文,是一回事吗?
旁观者提出一些异议,居然也能被冠以“用一种讽刺式、提刺式的态度来看待一个作品”?

fitman 发表于 2015-4-10 10:17:30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09:50
有请 fitman 说说看“个人认为对于在变配电房等受保护区内的电柜或电箱,确实先进N排较好”好在哪里?
...

道理很简单。
1、先进那个排,就决定那个回路少一个连接点,可靠性就高些;
2、对于不受电流而发热的连接点,只要连接处没受外力影响,很难出现问题的;
3、对于要流过电流的连接点,由于电流变化而影响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现象使接口常发生松动现象时有发生;
4、多年现场经验告诉我,接触不良的接点最常见是相线,N线时有出现,PE线几乎没见过(那怕以前PE线是多根接在一个接线柱上的);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有受保护区的电柜或电箱,PEN线先入N排比先入PE排更好。
当然,规范是要求先进PE排的,可能编者认为牺牲一些系统的可靠性来换那一点安全性是值得的,由于没看到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所以对此我只能接受,但保留自己的观点。

fitman 发表于 2015-4-10 10:24:27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09:57
一般的探讨性论文,和《2014上海审图系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论文汇编》中以“电气设计通病案例分析”定性的 ...

人在做,天在看。问问自已在发出这些帖子的心态就自知了。
既然大家都是抱着关心作者,提携后进的态度来评说的,我收回对大家态度的评述,并说声对不起。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10:44:56

fitman 发表于 2015-4-10 10:17
道理很简单。
1、先进那个排,就决定那个回路少一个连接点,可靠性就高些;
2、对于不受电流而发热的连 ...

道理很简单?

恐非如此简单吧?

PE排与N排通过连接板连通——
规范规定PEN采用先接进PE排的做法,就是基于保证人身安全的需要:万一连接板接触不良,中性线不导通,单相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当然也存在“断零”危害),故障便能及时发现、及时修复。
PEN采用先接进N排的做法,危害甚大,无法确保人身安全的需要:万一连接板接触不良,整个装置内将失去PE线的接地故障保护,但用电设备却能正常工作,其故障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很多接地故障保护就存在严重问题。

人身安全为上,规范规定PEN采用先接进PE排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尽管它可能会带来局部范围内的设备受损为代价,但是为保人身安全,完全值得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10:45:33

fitman 发表于 2015-4-10 10:24
人在做,天在看。问问自已在发出这些帖子的心态就自知了。
既然大家都是抱着关心作者,提携后进的态度来 ...

人在做,天在看——100% 赞同这句。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10:59:49

fitman 发表于 2015-4-10 10:24
人在做,天在看。问问自已在发出这些帖子的心态就自知了。
既然大家都是抱着关心作者,提携后进的态度来评说的,我收回对大家态度的评述,并说声对不起。
既然大家都是抱着关心作者,提携后进的态度来评说的——100% 反对这句!

fitman 是不是“抱着关心作者,提携后进的态度”,无法揣摩;但论坛上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坛友,应该不是“提携后进”,而是“一起探讨、携手并进”。

论文作者已是具备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的一位高级工程师,更是一位具备建筑电气审图资质的专业审图师,fitman 用词“关心作者,提携后进”,很容易让论文作者产生不应有的误会。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02:10

PEN采用先接进N排的做法,危害甚大,无法确保人身安全的需要

TT系统你还做不做不了呢?
TT系统接地故障电流途径,除了大地,再无他途,不是一样被认可为安全的配电方式?
思虑不周。不能用普适的道理来讲。

电气原理上分析,二比一好,四比三好。PE排N排都搞成载流排,触点都发热,很多载流接点,接线端子发热量是很大的,不同于控制回路的端子排。
触点都发热氧化,都损坏,有么意思。

依二四,连接板坏了,还是一个完好的TT系统来。且做了等电位,有么危险。
王老讲先进PE排的说法,我根本就不同意,见解不完整,偏颇。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11:07:11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02
PEN采用先接进N排的做法,危害甚大,无法确保人身安全的需要

TT系统你还做不做不了呢?


TT系统你还做不做不了呢——老诚版主“气急败坏”?{:titter:}
TT系统不存在PEN线,只谈PE线只论RCD、RCM……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11:09:36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02
PEN采用先接进N排的做法,危害甚大,无法确保人身安全的需要

TT系统你还做不做不了呢?


依二四,连接板坏了,还是一个完好的TT系统来。且做了等电位,有么危险——
原TN,不可能按TT系统做设计吧?
“连接板坏了,还是一个完好的TT系统来。且做了等电位,有么危险”?

老诚版主,你自己说,如何?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09:47

我稍有些技术洁癖。
我真的讨厌,不学无术的人。不学无术到也罢了,还到处走动,充学术大师,充专家。我真讨厌这种人。
到处乱讲,自己还自认为自己讲的都是真理。
其实,几乎一句都讲不对。

这样的知名专家,不在少数。
而国家没有严格的学术管理制度,让很多人滥竽充数,以 专家 名义编规范,讲演,误的不是设计人员,是国家财产与民众的生命安全。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15:21

pen线先进N排情况下,PE线与N的连接板坏了,还是一个完整的TT系统。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16:14

PEN采用先接进N排的做法,危害甚大,无法确保人身安全的需要

危害在那?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4-10 11:21:26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09
我稍有些技术洁癖。
我真的讨厌,不学无术的人。不学无术到也罢了,还到处走动,充学术大师,充专家。我真讨厌这种人。
到处乱讲,自己还自认为自己讲的都是真理。
其实,几乎一句都讲不对。

这样的知名专家,不在少数。
而国家没有严格的学术管理制度,让很多人滥竽充数,以 专家 名义编规范,讲演,误的不是设计人员,是国家财产与民众的生命安全。

其实,几乎一句都讲不对——100% 反对这句!
这样的知名专家(不学无术到也罢了,还到处走动,充学术大师,充专家),不在少数——100% 赞同这句!

所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23:12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10 11:26:00



同样的故障,一点也不比依案例27好,反而增加了烧坏电器的风险。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2014上海审图系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论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