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郎
发表于 2016-5-11 16:44:40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6:24
导体160度,这个如何确定,是有科学道理的,这个数据,是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的基础。
国家标准中,某些导 ...
电缆用铜棒生产工艺只有退火。
当需要对其进行折弯是为了防止断裂及缩孔,需要退火。纯铜退火温度500~700℃;冷作硬化铜的再结晶开始温度200~300℃;纯铜热加工温度900~1050℃。
硬态纯铜可以通过退火达到软铜的良好可塑性状态,退火温度一般为550℃~600℃。
冷轧及退火工艺对纯铜力学性能的影响
1、纯铜经过多道次特殊冷轧后强度明显提高,在压下量为90.3%时,获得最高强度为439.3MPa,较常规冷加工纯铜的强度提高了18.7%,具有较好的应变强化效果。
2、冷轧纯铜经过180℃和200℃退火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比未退火冷轧纯铜明显下降,且随压下量而改变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基本上呈现随压下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3、当压下量为94.6%时,冷轧纯铜在180℃退火后,其抗拉强度值由冷轧后的383.2MPa下降到174.6MPa,显微硬度由84.7HV0.01降低到71.5HV0.01,而伸长率由0.03%提高到1.05%,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4、冷轧纯铜在200℃退火时出现低温退火硬化效应,当压下量为90.5%时,200℃退火冷轧纯铜的抗拉强度达到407.4MPa,显微硬度也达到了92HV0.01,接近于相同压下量的冷轧态的纯铜强度和硬度。
北方郎
发表于 2016-5-11 16:45:40
本帖最后由 北方郎 于 2016-5-11 16:48 编辑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6:24
导体160度,这个如何确定,是有科学道理的,这个数据,是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的基础。
国家标准中,某些导 ...
退火主要影响铜材力学特性,对电阻率影响可有根据?
淬火需要退火恢复?可有依据?
北方郎
发表于 2016-5-11 16:47:20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6:24
导体160度,这个如何确定,是有科学道理的,这个数据,是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的基础。
国家标准中,某些导 ...
铜棒成型工艺流程?铜棒成型工艺流程有三种,如下
1、压-(轧制)-拉伸-(退火)-精整-成品。
2、连铸(上引、水平或轮式、履带式、浸渍)-(轧制)-拉伸-(退火)-精整-成品
3、连续挤压-拉伸-(退火)-精整-成品。
管棒型线的热处理主要是中间退火和成品退火。退火制度根据合金特性、产品的状态、性能要求而制定。
现在,管棒型线的热处理广泛使用具有特定气氛的罩式炉、辊底炉、网链炉。在釆用保护气氛的同时,加强气氛的循环,以保证气氛均匀,确保制品表面光亮。
通过式感应炉主要用于内螺纹空调管光管的中间退火,是将盘管展开后进行退火,然后重新盘圆的过程,实现了盘管从“料筐”到“料筐”的连续退火。该设备不但带有气体保护,还有管材内吹扫清洁系统。
在棒型材的热处理中,还有淬火时效热处理。主要用于对具有时效强化特性的合金进行热处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综合性能。挤制品的淬火通常依靠挤压出口水封完成,拉制品则需专用的淬火炉。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6:51:01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6:53:00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7:37:26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7:40:24
zz_1973
发表于 2016-5-11 19:15:49
前面算错了,惭愧,又一次成了自己鄙视的那种人!{:1_437:}
19:05纠正后的结果:
400KVA的变压器
16A的微段,C型脱扣
忽略母线,2.5导线,电阻查第三版158页为20.64,这个电阻包含了L及PEN的电阻并且乘了个1.5的温升系数。电抗0.29(毫欧/米)
脱扣电流16*10*1.3=208A
TN-C系统(TN-S系统L-N短路电流只会比较小)
I=220/总阻抗
第三版的算法 最长51米,略保守但是应该是官方认可的计算办法。
用诚版的算法,不考虑温升系数的话,最长76.5米
感谢诚版和尺总,让我及时纠正了错误。
变压器型号/导线截面 相保电阻(毫欧/米) 相保电抗(毫欧/米) 导线长度(米) 相保电阻(毫欧) 相保电抗(毫欧) (∑相保电阻X∑相保电阻) (∑相保电抗X∑相保电抗) SQRT(∑电阻X∑电阻+∑电抗X∑电抗) 单相短路电流(千A)
sc9/400/D,yn11 3.980 16.530 1.000 3.980 16.530 15.840 273.241 17.002 12.939
2.500 20.640 0.290 51.000 1052.640 14.790 1116445.824 980.942 1057.084 0.208
入门者
发表于 2016-5-11 20:47:24
回52#楼尺短寸长贵宾的发言: 短路情况,与正常情况,是不是两种情况?
短路情况,与正常情况,是不是两种情况?当然不一样,按技术措施2009年版99页-100页,线路压降分配,照明干线不宜超过1%,所以末级配电箱母线上电压为0.99U0,短路时变为0.91U0,太正常。
尺短寸长贵宾是原设计院电气老总,设计时取值,难道正常运行时,末级配电箱母线电压是0.9U0,那你们怎么保证末端负载(如最远端的灯具)的电压达到0.95U0。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6-5-11 22:48:09
不幸真被老诚版主说中了。
读书没读好,如此真不懂,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1_437:}
牛头对马嘴,东西撞南北。{:1_423:}
要解入门此难题,不找老诚你找谁?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6-5-11 23:39:25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6:51
我为什么屡屡忍无可忍?
因为,这些基础的常识,中国的“专家”丝毫不懂,宣讲完全错误的东西,包括演讲 ...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老诚版主正确的1.45文章,何时有望面世让我等拜读 ?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6-5-12 08:40:53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1 14:16
当然,IEC成员中也有不少混混,把旧版正确的条文,修改成新版错误的条文,此例也不少。
嗯。
我天朝的建筑电气,需要老诚版主来拯救。
万分期待老诚版主,开天辟地创造新纪元。
PS
坐等老诚版主的“1.28、1.45、1.5、1.55……新解”出笼,拨云见日,水落石出。
急盼老诚版主早日修成正果,拔剑出鞘、振臂一呼、云开雾散,救我等早脱苦海。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2 08:45:50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6-5-12 08:47:43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6-5-12 09:16:58
所以,我等拜托老诚版主出山将 1.45、5秒/0.4秒/0.2秒(包括IEC把旧版正确的条文,更改为新版错误的条文,老诚版主一一指正这些东西)讲解清楚,就不再是“有一点点价值”,而是“非常非常有价值”。
我非常非常生气的,好像《建筑电气》编辑部扼杀了老诚版主多篇用心血凝就的学术论文,否则早就没啥争议了。
很是生气。
《建筑电气》审稿专家为啥不认同、编辑部为啥不刊发我们老诚版主的论文,到底为啥?
请本论坛站长关心一下这件头等大事,拜托拜托。{:1_418:}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