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2-5-16 10:47:45
有人将香港那种系统称为TT,显然是错误的。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7 07:58:23
你個唔係修正版,是改良版。現在的接地安排就是這樣,用大地靠唔住!地下好多隧道鑿到空晒!
翻译如下: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5 19:54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原翻译过于尊重原句,致使逻辑不明。重新修改如下:
你这个不是修正版,是改良版。現在的接地安排就是這樣,用大地靠不住!(因为)地下(被)好多隧道都凿空了(,所以,大地不再适合作接地电流通路)。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7 08:14:45
至此,我们对于香港配电形式似乎可以理出发展脉络了:
以前香港还不算发达时,楼宇比较稀疏,大地还算充实,于是采用了较为纯正的TT系统(即工作接地极和保护接地极截然分开),见彩图1;
而随着经济发展,大厦如雨后春笋开始林立,大地被不断掏空而不宜再作为接地电流回路,于是灵活的香港工程界同行们,从某一年代开始,就对部分既有工程及所有新建工程的TT,用一根PE线连接至变压器中性点,从而成了名符其实的TN-S。见彩图2.
只不过,政府文件或设计公司图纸上,仍基于上述TT和TN-S混杂的现实,还沿袭了最传统、也最偷懒的叫法——TT系统(或称港式TT)。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7 08:20:49
我想上述香港,可能也代表了其他“原本采用TT作为建筑物配电系统”的西方发达城市之缩影。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2-5-17 09:20:58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2-5-17 09:35 编辑
大鼻山对香港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变化的分析,很有意思的。
香港发展之初,绝非现今的楼接楼、房挨房,实施TT系统,自然没有什么大问题。
随着市政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楼拔地而起,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地下设施:地铁、隧道、管线……
如此,实施TT的空间和可能,变得越来越小——因为这些大楼、地下设施一旦在地下发生相互关联,实施TT系统就存在极大问题。
看看香港市区的楼间距,不难想象。
“大地被不断掏空而不宜再作为接地电流回路”的另一面,可能性则是——
大地被不断掏空,各种地下地铁、隧道、管线……使得其接地电流通路更为良好。
从香港原来的TT,到后来的改良“TT”(即香港王镇辉所言的TNT,实际上也就是大陆的TN-S系统的PE线重复接地),是否是“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呢?
毋庸置疑,实施TT系统也好,采用TN系统也罢,各自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也各有优劣、互有长短,就看在具体的建设工程中,我们电气设计人员如何取舍。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2-5-17 09:23:55
嗯,系统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渐变,然而名称却没有与时俱进。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7 12:39:11
嗯,系统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渐变,然而名称却没有与时俱进。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2-5-17 09:23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其本来的名称还是没错的。只是具体当事人没去正确呼唤它。
比如我名叫张三,却有人非得喊我李四;尽管我实质没损失什么,但心里肯定不爽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2-5-17 18:28:55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2-5-17 18:49 编辑
其本来的名称还是没错的。只是具体当事人没去正确呼唤它。
比如我名叫张三,却有人非得喊我李四;尽管我实质没损失什么,但心里肯定不爽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7 12:39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对叫错张三的人说:“叫错名字不是你的错,但出来乱叫可就是你的不对喽”。{:4_112:}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28 20:31:03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发现,4线TT的终结号角并未真正吹响,而5线TT呢?因始终无人给出准确定义,因此讨论结果也是莫衷一是。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28 20:37:16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2-6-3 15:35 编辑
这里,我认为应对5线TT系统予以准确界定。大家讨论的若不是一个基准,经常会搞得牛头不对马嘴。
我认为5线TT需分为:
(1)全程5线TT(PE线从变电所贯穿到最末路灯),它本质就是变身(须带RCD)的TN-S系统而已。
(2)非全程5线TT(PE从第一灯到最末灯),它属于TT系统最流行款式。反对它的,可能没跟上时代脚步哟……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2-5-28 21:59:32
(2)非全程5线TT(PE从第一灯到最末灯),它属于TT系统最流行款式。反对它的,可能没跟上时代脚步哟……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28 20:37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真就没感觉到所谓的“非全程5线TT”有何优势。
不比4线TT更安全,不比4线TT更可靠,反而浪费材料。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28 22:41:13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2-5-28 22:53 编辑
真就没感觉到所谓的“非全程5线TT”有何优势。
不比4线TT更安全,不比4线TT更可靠,反而浪费材料。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2-5-28 21:59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差矣!非全程5线TT:
(1)无需校验各灯具独立接地之间距;
(2)只需集中精力做好一处接地即可,仅由4芯电缆改为5芯,造价绝对比每个灯杆专门接地要省时省力省钱;
(3)所谓防止故障蔓延,主要是防高压故障,而非防低压故障。因此,不存在5线TT不防故障蔓延;
(4)因设置专用PE线,故灯杆处(第一灯除外)入地流散电流基本为0,因此基本无跨步电压之虞。岂不更安全?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28 22:51:55
我研究5线TT多年,不可能毫无优点我就瞎推的……你说对不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28 23:04:28
你们再去看看施耐德电气书籍及新版国标等,“非全程5线TT”比比皆是,反而4线TT较少见了……
东海龙王
发表于 2012-5-29 09:08:15
香港的朋友给我传的图片,看看。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