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22 23:11:24
在目前大部分断路器尚不能提供允通能量曲线的大背景下,大家深入讨论一下电缆热稳定还是挺有意思和必要性的。{:4_113:}
pigl
发表于 2012-5-23 11:26:45
说点与贴子题目有关的问题吧!
来分析一下始端短路的可能性。
配电房照明配电,几路灯具正常工作 ...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5-22 10:46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试着做如下分析,请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1、 为了方便查表,略作修改,800kVA变压器,16A开关,YJV-1(5x10)电缆出线,25m,带照明负荷。
2、 按前面的说法,假设电缆末端即灯头连接处会出现短路,按末端三相短路校验热稳定,Id3约等于4kA,分断时间假设按0.1s。S>8.8mm2。
3、 按30度环境温度计,此短路电流流过电缆全长,冷态时电缆温升也会达到约126度。电缆温升会造成绝缘层的软化,温升和其老化呈指数函数关系。此温度已经大于稳定运行允许温度。热态时可能大于应急运行允许温度。这样对电缆绝缘层的破坏是全长的,但此一次故障可能并没有造成绝缘失败,电缆继续使用。
4、 假设在末端再次出现类似短路,电缆绝缘老化积累,在最薄弱处,比如有机械应力存在的地方,就会出现绝缘失败,发生短路。这个最薄弱处可能在首端到末端任何一处。比如5m处的接地故障电流就可能大于25m处的3相短路电流,热稳定校验失败。
5、 如果此处短路电流引起温升超过250度引起电缆绝缘层燃烧,再引燃就近可燃物,损失不是一根电缆的问题了。防火是短路保护的目的。
6、 所以按末端校验热稳定不妥。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5-23 11:43:31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5-23 11:44:29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2-5-23 11:47:15
你按首端校验,其实短路点还是末端。
火灾的安全隐患与电缆校验不搭界。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5-23 11:43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短路点可能发生在回路中的任何一处。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2-5-23 11:49:38
中间任何一点短路,电缆必须更换。按什么校验都没有用。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5-23 11:44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实际使用当中,当短路故障排除后,只要电缆还能继续使用,没有一个甲方会主动更换电缆。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5-23 11:51:40
pigl
发表于 2012-5-23 12:51:47
152楼仅是试着探讨一下首端或中间点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中间任何一点发生短路说明电缆该处绝缘失效,是要换电缆,但如果不满足热稳定,短路过程电缆绝缘层温度可能会上升超过允许值,如何能保证其不燃烧?
按诚版的意思,热稳定校验的目的是什么?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5-23 13:42:40
引自152号pigl 发言:分断时间假设按0.1s。
用的是什么型号断路器,分断时间这么长,如果用60s才分断的断路,估计用YJV-1(3*240+2*120)电缆也不行。
pigl
发表于 2012-5-23 16:10:58
引自152号pigl 发言:分断时间假设按0.1s。
用的是什么型号断路器,分断时间这么长,如果用60s才分断 ...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5-23 13:42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时间是个假设,你完全可以按0.02s推算呀。道理是不是这样,你觉得呢?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5-23 16:57:22
引自152号pigl 发言:冷态时电缆温升也会达到约126度。
温升太低啦!
《建筑电气》2012年第一期,广州设计院叶工的论文,YJV电缆持续高温180度,寿命为96h,电缆绝缘老化。
假如短路开断时间为0.1s,需要短路5万多次才能达96h,这么多次数不会在做破坏性试验吧! 根据王老等人观点,短时间过电流升温对电缆寿命无影响。短路后大胆地用吧! 超过1000次时,测量一下电缆的绝缘电阻,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如果真有这么多次短路,肯定有鬼在作怪了。
pigl
发表于 2012-5-23 17:25:56
我觉得按首端短路电流校验确实是保守的方法,但规范要求总是在安全、经济、可操作性之间权衡的结果,而且会随着认知、产品进步、经济发展而有所调整。规范也有短路保护免装的条款。如果规范变成仅选择分断能力,按过负荷保护选择电缆截面,就能保证热稳定要求而无需校验,是不是大家就不在讨论首端还是末端的问题了呢.
dmd888
发表于 2012-5-23 18:05:52
本帖最后由 dmd888 于 2012-5-23 18:08 编辑
我觉得按首端短路电流校验确实是保守的方法,但规范要求总是在安全、经济、可操作性之间权衡的结果,而且会 ...
pigl 发表于 2012-5-23 17:2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说得有道理。这是一个权衡后的取舍问题,学究点说就是解的非唯一性问题,见仁见智,没必要钻牛角尖。
但短路损坏电缆的情况实际中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一些运行时间比较长的工厂、学校等规模较大的电力用户中很常见,我自己都见到过若干起,因此取消热稳定校验是不合适的。即使限流断路器需要的最小热稳定截面很小,几乎可以自动满足,但限流断路器只是保护电器的一种,不能为了热稳定,强迫大家只能用限流断路器。
pigl
发表于 2012-5-25 14:04:41
说得有道理。这是一个权衡后的取舍问题,学究点说就是解的非唯一性问题,见仁见智,没必要钻牛角 ...
dmd888 发表于 2012-5-23 18:0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嗯,不是因为热稳定就强迫只能用限流断路器的意思。好像交流限流设备国外发展于50年代,显然是有其优势的。就像收音机的自然萎缩,乃至自然消亡,只是个时间问题。市场促进产品发展。
pigl
发表于 2012-5-25 14:06:13
时间是个假设,你完全可以按0.02s推算呀。道理是不是这样,你觉得呢?
pigl 发表于 2012-5-23 16:10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假设0.1s只是为了计算分析方便,不想考虑非周期分量的影响,也是满足断路器制造标准要求的。分断时间越短、截面越大对热校验越有利,这个都明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