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4-9 17:43:06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2-4-9 20:42:17
回复 71# han2003
GB 16895.5-2000 idt IEC 60364-4-43:1997 的434.3.2 条,就已经有类似规定了: 在回路任一点上由短路引起的所有电流,应在不超过电流使导体达到允许的极限温度的时间内分断。
han2003
发表于 2012-4-9 22:20:19
我个人觉得规范的本意是非常明确的,热稳定需取电缆的始端,如果时间不足0.1s,则可按产品给定的允通能量直接查出来导体能否满足要求。我觉得这点上,只有国产开关加大技术研发和试验的环节,使产品的数据更齐全,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而不是现在的状况,大家都拍脑门,要不就是瞎算一个时间来凑电缆截面。。。。
pigl
发表于 2012-4-9 23:08:17
个人理解,对馈线的热稳定校验规范要求任一点也就意味着不光要校验首段最大短路电流,也要校验末端最小短路电流,只不过后者转换为灵敏度校验,而前者使用允通能量校验是很容易满足的事情,尤其是使用限流型SCPD。所以三版手册585~586页有那么一段总结。
thermal short-circuit strength,Joule integral,thermal equivalent short-circuit curernt,cut-off (let-through) peak current,let-through energy,I 2t characteristics都是出自规范的词汇。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4-10 08:42:18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2-4-10 08:54:45
这句话没有歧义。
绝不是说始端为短路点。也不是说中间任一点短路。
仍是说末短路时。线路的任一点,导体的温度均不得大于允许的极限温度。适用于不同一导体多种敷设环境时的情况。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4-10 08:42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佩服佩服。居然能如此。。。。。。{:1_274:}
那就再继续解释一下:
434.5.2对于电缆和绝缘导体,应在使导体绝缘的温度上升到不超过允许限值的时间内切断在回路任一点处的短路引起的所有电流。
“回路任一点处的短路 ”这句话,还有没有歧义啊?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4-10 09:09:41
sccat
发表于 2012-4-10 09:11:43
IEC系列这个规定在表达和理解上应该没什么异议吧。
这是在始端那么近的一段,又是三相短路的概率。。。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4-10 09:59:20
回复77号尺总: GB 16895.5-2000 idt IEC 60364-4-43:1997 的434.3.2 条,就已经有类似规定了: 在回路任一点上由短路引起的所有电流,应在不超过电流使导体达到允许的极限温度的时间内分断
你把它当作“天书”看待了。
应该要思考一下,这种条文正确吗?而且是1997年就有的条文。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4-10 10:43:57
再回复77号尺总: GB 16895.5-2000 idt IEC 60364-4-43:1997 的434.3.2 条,就已经有类似规定了: 在回路任一点上由短路引起的所有电流,应在不超过电流使导体达到允许的极限温度的时间内分断
“短路”应全面理解,入门者的理解,“短路”应包括金属性短路和电弧性短路。1997年已有这二种短路条件了?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4-10 13:47:00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该是:用电设备引起的短路时,对线路的保护保护。电缆本身引起的短路保护是伪命题。
根据王老的书所述,即使金属性短路,也有二种结果,短路时短路点产生的高温,使导体熔化,一种结果,熔化使短路点断开,另一种结果,将短路接触的二导体熔焊在一起。
熔化和熔焊是最严重的短路结果,远比导体绝缘材料溶化严重。如果要保护,首先不能让熔化和熔焊出现,也就是说,在熔化和熔焊发生前,保护器件要提前开断。目前的保护器件能达到吗?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4-11 09:38:22
入门者
发表于 2012-4-11 10:36:58
回复84号尺总评语: 尺短寸长: 当作“天书”看待?是GB标准!
当看到尺总的帖子--“GB50057-2010问题探讨”时,还以为尺总的风格改变了,对BG也能有自己的看法了。
看到评语时,发觉尺总你又回到了原点,对BG崇拜得五体投地,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了。
sccat
发表于 2012-4-11 10:43:22
百家争鸣,什么观点都有。
不过既然IEC写了任意一点,那施耐德这样说是目无法纪?
JHL123321
发表于 2012-4-12 10:43:01
短路会发生在哪段没法预测,但保护设计还是应该从最不利的考虑,能保护到多少是多少,尽量多,尤其是大线路时,小线路什么的靠设计师自主掌握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