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yangyang7201

2014上海审图系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论文汇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2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2 21:26 编辑

案例11-1.jpg 案例11-2.jpg

评:1、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有散热风机时)和冷水机组间存在联锁控制,如果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等故障退出运行,联锁控制会指令冷水机组停机,不会任由冷水机组机继续运行,乃至过热损毁。论文作者竟然无视冷水机组与其它辅助设备间的联锁关系,硬是臆想出了要两段母线配电的“万全之策”,莫名惊诧。
      2、再退一步讲,冷水机组与其它辅助设备间的联锁失效,致使辅助设备退运而不能联锁冷水机组停机,难道冷水机组自带的热保护也任由冷水机继续运行到过热损毁而不动作吗?
     
发表于 2015-4-2 2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yang7201 发表于 2015-4-2 21:15
评:1、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有散热风机时)和冷水机组间存在联锁控制,如果冷冻水泵、冷却水 ...

估计作者只从配电角度考虑了,没想到还有闭锁控制,作者可能没遇到过这样的工程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22: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4 20:19 编辑

案例12-1.jpg

评:1、“许多设计师”是哪些设计师?至少本人以及本人身边的电气设计同行们没人认为“15kW以上的异步电动机不能直接启动”,为何作者会有此一说?由己度人?
  2、“目前……配电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一般较大,满足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条件……建议异步电动机按直接启动设计”——
  (1)“满足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条件(指论文中的全压启动:只考虑母线的电压即可)”是“异步电动机按直接启动设计”唯一判据吗?
  (2)不才恰巧惊鸿一瞥地看到了上海市地标DGJ 08-100-2003《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的某个条款,身为上海审图人员的作者不想遵守了吗?
案例12-2.jpg
案例12-3.jpg







     
发表于 2015-4-3 1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规范,审图,画图生活在不同的封闭世界里,哈哈

点评

精辟!  发表于 2015-4-4 10:44
回复 鲜花 1 鸡蛋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3 16: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评论有点了过了。这类问题汇编针对大部分设计通病,提出整改意见,很好。而看书者如果认为编者说得不全面,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否则每条问题恐怕要成一个章节了。
案例二: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
案例三:一般来说,以一个35kV站的供电半径,大部分情况不会从其他站引低压电源,而设站用变。
案例八:如果是备自投的,三级负荷还是要加失压损扣的。
案例九;除照明外,一般情况,切非位置确实宜在电房的出线开关设置。
案例四:高压负荷开关确实有分断能力,没分断能力的是隔离开关。对于一般民建,除作联网用的负荷开关外,确实要加熔断器。
    其实汇编指出了很多设计者所忽略的问题,虽然有不严谨的地方,但确实是入门设计者应多看多想的参考资料。
    发现有不同观点,想想为什么,取其精华,不合理的,心中明白就是了。喜欢分享的,那来讨论自然是好事,拿来评击,大可不必!
回复 鲜花 3 鸡蛋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10: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4 11:42 编辑
fitman 发表于 2015-4-3 16:26
楼主的评论有点了过了。这类问题汇编针对大部分设计通病,提出整改意见,很好。而看书者如果认为编者说得不全面,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否则每条问题恐怕要成一个章节了。
案例二: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
案例三:一般来说,以一个35kV站的供电半径,大部分情况不会从其他站引低压电源,而设站用变。
案例八:如果是备自投的,三级负荷还是要加失压损扣的。
案例九;除照明外,一般情况,切非位置确实宜在电房的出线开关设置。
案例四:高压负荷开关确实有分断能力,没分断能力的是隔离开关。对于一般民建,除作联网用的负荷开关外,确实要加熔断器。

    其实汇编指出了很多设计者所忽略的问题,虽然有不严谨的地方,但确实是入门设计者应多看多想的参考资料。
    发现有不同观点,想想为什么,取其精华,不合理的,心中明白就是了。喜欢分享的,那来讨论自然是好事,拿来评击,大可不必!

本不想对fitman的帖子现在就做回应,原因有二:

1、本人对于《论文汇编》中电气专业论文所述设计通病案例分析的评点还有很多,发在论坛上的只是一小部分,不想因回帖而改变发帖的节奏;

2、fitman对案例2、3、4、8、9的分析,即针对本人对案例2、3、4、8、9评点的反驳,在下只有一个词能够形容:目瞪口呆!对于这样的帖子实在不愿浪费精力回复,相信专业人士能够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现在对fitman的帖子做回应,原因有二:

1、fitman说:楼主的评论有点了过了。这类问题汇编针对大部分设计通病,提出整改意见,很好。

   我的评论哪里过了?帖子中的技术评论过了,还是评论反映出的态度过了?技术部分过了(技术讨论通常只怕不够充分,似乎无“过”之疑虑),欢迎fitman继续参与讨论,但本人对所有的有问题案例分析评点结束之前不会再予以回应;如果是评论反映出的态度过了,那我只能说我已经尽可能的收敛了,仅文字所反映出的态度远不能表达我的愤怒,让fitman遗憾了!

   作者口中所谓的设计通病,“病因”找准了吗?“病例”分析正确了吗?整改意见可行吗?到底谁需要看“病”?fitman知道有“庸医害人”一说吗?

2、请fitman睁大眼睛看看我评论的是一份神马东东。我直接告诉你,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编纂的《上海市审图系统2014年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论文汇编》。现在正在点评的是其中电气专业的第一篇论文《上海市建设工程电气设计通病实例分析》。

   对于专业杂志期刊上发表的普通论文,如果文章有错误,我倒是可以平心静气地“发现有不同观点,想想为什么,取其精华,不合理的,心中明白就是了。”,顶多为作者及期刊编辑的专业水平表示遗憾罢了!

   然而,这是普通的论文吗?编纂单位及涉及内容表明其可能会成为上海市图纸审查的结论性意见,由此会对上海市工程建设的设计文件产生重大影响。其中错误的技术观点将导致设计的混乱,造成设计与图审之间的矛盾。影响面之广,影响之深远,何其可怕?所以我要说,fitman回帖中看似云淡风轻、大义凛然的表白,实则是弃大义于不顾,本人极为不屑。

   这才是我回应fitman帖子的关键原因。

回复 鲜花 1 鸡蛋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11: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4 11:30 编辑
fitman 发表于 2015-4-3 16:26
案例二: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
案例三:一般来说,以一个35kV站的供电半径,大部分情况不会从其他站引低压电源,而设站用变。
案例八:如果是备自投的,三级负荷还是要加失压损扣的。
案例九;除照明外,一般情况,切非位置确实宜在电房的出线开关设置。
案例四:高压负荷开关确实有分断能力,没分断能力的是隔离开关。对于一般民建,除作联网用的负荷开关外,确实要加熔断器。

这是技术部分的回应,请fitman认真看,仔细看,想想为什么?


案例二: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
论文作者说“一般情况”了?“二般情况”下,10kV侧不做无功补偿就错了?作者排除了非一般情况,将其观点作为普适审图原则正确吗?


案例三:一般来说,以一个35kV站的供电半径,大部分情况不会从其他站引低压电源,而设站用变。
论文作者有“一般来说”了?本人点评“‘从变电站外引入—个可靠的低压备用电源,亦可装设一台站用变压器这种情况算不算站内二次设备供电由站外配电变压器提供’?”,不就是在证明作者观点以偏概全了吗?


案例四:高压负荷开关确实有分断能力,没分断能力的是隔离开关。
啥时候高压负荷开关居然具备短路分断能力了?见《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三版)P202。
1.jpg


案例八:如果是备自投的,三级负荷还是要加失压损(脱)扣的。
1、论文作者审的是什么地方的施工图设计?请仔细看我对于案例八的点评,重复话说多了很无聊的。
2、退一万步,即便“备自投”需要考虑三级负荷馈线开关装“失压脱扣”,也没必要所有的三级负荷馈线开关全装,挑几个不重要的,同时又兼顾不会导致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岂不最好?


案例九;除照明外,一般情况,切非位置确实宜在电房的出线开关设置。
为啥“除照明外”?
本人不才,窃以为照明倒是危害性最大。
发表于 2015-4-4 19: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fitman 发表于 2015-4-3 16:26
楼主的评论有点了过了。这类问题汇编针对大部分设计通病,提出整改意见,很好。而看书者如果认为编者说得不 ...

案例二: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

这句话很对,但是,无法证明案例二就是对的。
一个35KV变配电所,传输功率7-10MW,20%*10MW=2MW功率补偿电容。得建多少个电容室?并且这个意义于10KV后面的电能传输毫无贡献,只是保证,35KV主变的低压侧,万一功率因数过小,拖垮35KV电网。

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这个是考虑10KV侧功率因数低于0.9时,使35KV电网的供电能力下降,比如0.85时,就必须提升到0.9。

为什么会有0.85情况,10KV用电设备补偿不足。只是一个备用容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7 收起 理由
yangyang7201 + 7 欢迎老诚版主加入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4-4 20: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J10685-2008   

4无功补偿
4.0.1无功电力应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
  l容量在100kV•A及以上,供电电压在10kV及以上的用户,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2其他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不低于0.9;
  3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低于0.85。

补偿是用户的事情。35变配电所会考虑偶尔低。不是把线路的主要补偿功率设在变配电所内。
如果强制所有的用户端功率因数达到0.9,35变配电所内不必设置补偿的。
线路阻抗比感抗大很多,用户端相当于一个电阻。线路无功就是用户端无功。
发表于 2015-4-4 2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
2014上海审图系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论文汇编
编写人员、设计人员,都没有缘分接触到这样的工程,如果接触到这样的工程,按本通病措施设计,简直开国际玩笑。

赞成YANG兄本条评的第二点。
有什么道理要求20%,这个是多大容量,封建得多大的房间,投资得多大?意义是什么?
有一点应急用就可以了,不可大张旗鼓地搞补偿。


对用户无价值,对线损无贡献。乱弹琴。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2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5 11:23 编辑

案例15.jpg

评:1、应急电源备用电源的概念,作者自身就需要加强理解。根据GB50052-20092.0.4应急电源(安全设施电源)及第2.0.5备用电源的术语解释,本案例题目“消火栓泵、喷淋泵、稳压泵、排烟风机等消防动力设备备用电源采用EPS逆变电源”中“备用电源”一说就混淆了“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概念。
      2、GB50052-20093.0.4.3明确“蓄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作者凭什么将规范允许的应急电源技术方案列为电气设计通病?这是谁在违规?

发表于 2015-4-4 2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插一个队。希望不影响YANG兄的激情。
案例二: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

多少适当。20%,30%,50%。主要是编写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论证基础,电气是十分精细的学问。
感谢YANG为本坛贡献了一个好话题,请再接再厉。

点评

不影响不影响,欢迎老诚版主多多发言,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发表于 2015-4-4 20:39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4 21:07 编辑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5-4-4 20:26
再插一个队。希望不影响YANG兄的激情。
案例二:一般情况,35kV站在10kV侧是要做无功补偿的。

老诚版主尽管插队。谢谢老诚版主参与讨论!同时,也欢迎各位坛友、同行插队参与讨论!
只是在案例分析点评没有彻底发完之前,我可能暂时不响应各位的回复!
问题很多,我是在一边看一边整理,彻底整理出来发论坛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能够及时讨论也可以尽快消化。说对的巩固加深,说错的纠错补缺!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20: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5 10:01 编辑

案例16.jpg

评:1、双速风机有YD电机的Δ/YY接线(3个接触器完成控制),也有YDT电机的Y/YY接线(3个接触器完成控制),以及YDT电机的Y/Y和3Y+Y/3Y接线(2个接触器完成控制),既然提到双速风机又涉及国标图集10D303-2,作者应该结合国标图集予以简洁但完整的表达。见2011年《建筑电气》第6期中文章——解析国标图集《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
   2、即便只论YD电机的Δ/YY接线,既然第三个短接接触器只需要承受高速时相线电流的一半,又何来“接触器电流选错”的说法?按低速接触器(从未遇见过低速低至相线电流不足高速时相线电流的一半)选甚至按高速接触器(不合理)选,会出问题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1: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5-4-9 11:04 编辑

案例21.jpg

评:1、作者的采用DGJ08-20-2007为已废止版本。规范有效版为DGJ08-20-2013,网上查一下到处都是,上海审图人员更应该对上海地规的更迭了如指掌。
    2、“电梯电源进线断路器上设分励脱扣”的目的是火灾发生,强制所有电梯降至首层或电梯转换层后,切断除消防电梯外的所有电梯(非消防)电源。作者除在引用JGJ16-2008第13.4.9条2款时,间接涉及该问题,未明确加以区分,语焉不详。不在消防电梯电源进线断路器设分励脱扣错了吗?
    3、控制“电梯电源进线断路器上设分励脱扣”的“消防控制模块”是设在“电梯电源进线断路器上”的吗?作者的表述极易产生歧义。倘若如此,反倒违反GB50116-2013第6.8.2 “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的强条规定。

点评

没懂楼主的第3条评述  发表于 2015-4-10 11:00
hst
6.8.2是不是意味着不许在配电柜而只能在末端箱边上装模块进行强切了?  发表于 2015-4-8 22: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8-18 01:24 , Processed in 0.0784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