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尺短寸长

[问题探讨] 照明回路的MCB、MCCB的过流瞬时脱扣问题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1 17: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大得太多了。
发表于 2011-6-21 17: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之,导体也要选大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8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8 基本不需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1 17: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7: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在这里考虑几毫秒的电流?是你“治学以诚,虽不中亦不远矣”的“治学以诚”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8: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断的瞬动是0.1秒吗?

别不负责任乱说,指责别人信誓旦旦,到自身为何总乱讲?
发表于 2011-6-21 18: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MCB-B,比MCB-C,
In几乎大了一倍。

再根据,
In=<IZ,
I2=<1.45IZ,

导体截面,也大了将近一倍。
     
发表于 2011-6-21 18: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的,哪个大师想通了,发个论文给大家看看。
发表于 2011-6-21 18: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大面积的同时控制灯具,这个问题严格来讲的用实验去验证下。但是这个实验结果不一定可以推广,或者说不一定具有一般性。除非断路器足够大或者瞬时动作倍数足够大。
我相信不同的灯具会略有不同。而瞬间启动电流,再对照断路器脱扣曲线,两者又并非确定的值。不同的环境条件都有影响,而这个影响似乎又是不可忽略的。
例如:就算同样的断路器的瞬时脱扣,它的动作时间也不确定,而不确定的这个时间,会影响到它在同样条件下有时会动作有时不会。同样的,同一回路的相同灯具,未必启动瞬时电流一样,而区别虽小,未必可忽略。再同样的,启动瞬间,介入的电压波形也有影响,这个同样不可忽略。
综上,若仅对于白炽灯而言,从单灯数据来看,6倍未必安全,同样的灯同样整定的断路器,可能有时会跳有时不不会跳。所以如果10倍以下我认为无法在理论上可以确保不动作。
但是对于实际中,大面积的同时控制灯具,我倾向于6倍。(别问我为什么,工程应用,有时真没那么多完全的道理,也或者俺说不出完全的道理)
6倍出处也可见《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一版)P395。(二版我木有)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情况下,选MCB-C,不存在任何问题;

极端个别情况下的个别回路,因线路过长,选MCB-C会导致动作灵敏度不满足要求,选MCB-B能解决问题,就不必用其他办法,此时为躲开照明回路启动电流,采用6倍适应集中启动,避免跳闸,是合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2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言之:
MCB-B16供照明:带载的 Ij(计算电流) 不大于8A,就可躲开该回路的照明集中启动电流。

至于短路、接地故障动作灵敏度、电压降。。。。。。等等,另计。

不知想得可对?
应该ok了吧。
发表于 2011-6-22 0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6-22 09: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为微断需要6倍才可靠,但说不出可信的理由。至少那么多灯具,冲击电流不会完全重叠,如果有灯具启动的电流波形,或许可以判断一下这个持续时间是否足以引起微断瞬动?
     
发表于 2011-6-22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为躲开照明回路启动电流,采用6倍适应集中启动,———— 大家是对这话有疑问吗。。。。。。

照明回路就没有启动电流吗。。。。。。。有的。。。。。

有人又在作弄尺短了。。。。。。。。
发表于 2011-6-22 19: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6-22 19: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坛子里还有一个研究微断的高手。。。。。。

入门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4 12:13 , Processed in 0.0779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