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尺短寸长

[问题探讨] 5 线 TT 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07: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11-13
我想请教,YUEYUE这个动作电流2A是如何计算的?
建筑物外部发生相线对大地故障时,因大地电阻较大,比如取1100欧(另设工作接地电阻为4欧),则回路故障电流=220/(1100+4)=0.2A<2A,即小于YUEYUE的RCD动作电流,YUEYUE有何见解?

尺短寸长:
1、此例举歪了,TN 制也无解。
2、若这样举例的话:来一个“建筑物外部发生相线对大地故障时,因大地电阻较大,比如取2000欧(另设工作接地电阻为4欧),则回路故障电流=220/(2200+4)=0.0998A<0.1A”,无论10kV 独立变电所是以 TN 还是 TT 制,全没得治。
大鼻山,你说是也不是?
不应该这样考虑问题和讨论问题的。
3、再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相线因某种原因断开掉在(无论 10kV 高压还是 AC220/380V 低压)了绝缘物上却不太引人注意,危险吗?常规保护电器会将此故障点切除吗?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14 22:15

4线TT属于100%无解,而TN很可能只是10%无解。孰重孰轻?

尺老兄也不得不承认你那4线TT变电所出线RCD纯粹是聋子耳朵了,有觉醒哈
     
发表于 2010-11-15 08: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山的美好愿望是:因为(违规:违反 GB、IEC 标准)增加了这根 PE 线,接地故障电流会变大,灵敏度容易满足,是吗?
我们不妨继续分析下去.

若 A 处的 AC230/400V 的馈线开关电缆出线侧相线碰上该 10kV 独立(终端)变电所任意一处金属外壳,接地故障电流的流通途径是:
(1)接地处一部分电流→R1→R2 返回变压器绕组;
(2)接地处另一部分电流→PE→R3 →R2 返回变压器绕组。
简化计算,因 PE 线阻抗以就若干 mΩ 计,与 Ω 级的 R1~R3 相比其阻抗作用有限,等于得出一个等效电路图:
R=(R1//R3并联)+R2=1.5Ω。
因为这根 PE 线的存在(假设此 PE 线效果好到无限好,阻抗为零好不好啊),R(这部分总的电阻)将从 2Ω 降低至 1.5Ω(R 值确实变小了一点,但不会有根本性变化)。因为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的阻抗存在,须知实际阻抗必定大于1.5Ω。
Id=220/R=220/1.5=146.67A(提示:接地故障的实际电流必定小于此值,因为在此简化分析,忽略很多如系统、变压器和 PE 线阻抗的存在,所以,动作灵敏度采用过电流兼接地故障保护,一般是不可能满足了)。
(3)结论:此 PE 线无根本性作用。

大鼻山,这样分析,同意还是反对?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14 22:19

哈哈!好一个障眼法!好一个避重就轻!好一个移花就木!好一个王顾左右而言他!

我明明说5线TT是为了解决变电所(TT)到建筑物(用户)这一段室外线路的灵敏度!你故意回避这段室外线路,胆怯了还是心虚了,老兄?

你只敢提变电所(A点)及建筑物(C点)这两个端点;可兄弟,这两点本身就已是5线制啊,就甭须劳您大驾啦。

有料和够胆的话,就请把线段AC的中点(即距离变电所和建筑物都是50米)的情况计算一下!
     
发表于 2010-11-15 08: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尺老兄如果有料和够胆的话,就请把线段AC的中点(即距离变电所和建筑物都是50米)的情况计算一下!而且,务请分为两种情况,分头计算:
1)、4线TT;
2)、5线TT.

我倒要观摩观摩,看你老兄4线TT接地故障灵敏度是如何胜过5线TT的。
     
发表于 2010-11-15 0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山是一个具有公德心的人,照理应公布差错所在才是,也便于我们大家共同提高,藏私不好。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14 23:12

《500问》的纰漏我已在它处数次提及,比如貌似等电位,发电机IT,0.29R等等;没在你这里重复就是藏私?!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阿斯 + 10 哈哈哈,言重了不是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15 0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对TT系统的唯一顾虑是在变电所,认为变电所内还是要按TN系统配电,即高低压系统地、保护地均应共地 ...
yueyue 发表于 2010-11-14 23:18

YUEYUE有此顾虑就对了。我在其他帖子里已说过此事:此时N极只好远走他乡咯;至于走多远,还要看现场情况及土壤电阻率的脸色;

破TT,时刻都在应验我的那概述总结:自身先天不足;规范表述有纰漏;实际应用极少(即使用了,也是一知半解或一塌糊涂)——TT咋整都是个“事儿妈”
发表于 2010-11-15 09: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250.4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Grounding and Bond-
ing. 接地和搭接一般要求

A(5) Effective Ground-Fault Current Path.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wiring and othe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
terial likely to become energized shall be installed in a
manner that creates a low-impedance circuit facilitat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overcurrent device or ground detector for
high-impedance grounded systems. It shall be capable of
safely carrying the maximum ground-fault current likely to
be imposed on it from any point on the wiring system
where a ground fault may occur to the electrical supply
source. The earth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ground-fault current path.

排除了TT。

B(4) Path for Fault Current. Electrical equipment, wiring,
and othe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likely to become
energized shall be installed in a manner that creates a low impedance circuit from any point on the wiring system to the electrical supply source to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overcurrent devices should a second ground fault from a different phase occur on the wiring system. The earth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fault-current path.
IT系统设备必须设有互联的PE。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10 我要看中文。。。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15 09: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欧洲规范我还没有,还不懂他们的TT是怎么做的。
发表于 2010-11-15 1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YUEYUE有此顾虑就对了。我在其他帖子里已说过此事:此时N极只好远走他乡咯;至于走多远,还要看现场情况及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5 09:44


我的顾虑是因为如果N极单独设接地体,有以下疑问:1、此时变压器出线至总进线柜这一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无任何保护(高压侧也无法对其保护)。2、一台变压器检修时,高压侧发生接地故障(特别是大电流系统),此时检修人员正好碰检修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和相线,是否会发生电击事故。

所以我认为变电所内宜采用TN系统,而对由其配电的外部各建筑物可以采用4线TT系统。
     
发表于 2010-11-15 1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认为变电所内宜采用TN系统,而对由其配电的外部各建筑物可以采用4线TT系统。
yueyue 发表于 2010-11-15 10:28

这个就不是咱们讨论的严格意义上的TT系统咯;它只是“局部TT系统”咯;

也就是说,今后严格意义上的TT系统可要消失咯;

如果追求严格意义上的TT,N极只有远走他乡(因为保护接地极是极难拉到在他乡装设的)

真惨!TT;
再见,TT.
     
发表于 2010-11-15 10: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0-11-15 10:53 编辑

TT自身先天不足,要么变脸“异化”为局部TT,要么只好让N极背井离乡;否则TT自身走投无路;
但也请注意,即便是“异化”为局部TT,一样存在接地极的间距掣肘问题哟。
     
发表于 2010-11-15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0-11-15 11:13 编辑

一、对于“局部TT系统”:(1)它已不是纯种TT了;(2)室外出线线路(4线)的保护依然是空白;(3)依然存在接地极的间距问题;

二、对于N极远走他乡的TT系统:(1)算是纯种TT;(2)无须再考虑接地极间距(因N已远走);(3)若采用4线,则:A)100%存在室外线路保护空白问题;B)不符合《低规》4.4.12条;(4)若采用5线(这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则BA)可解决大约90%的室外保护空白问题;B)符合《低规》4.4.12条。
     
发表于 2010-11-15 11: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毫不讳言,5线TT是被现有规范规定及TT自身定义逼出来的“损招”,它因有贯通PE线,当然无法解决故障电压蔓延问题(我在07年路灯论文中已注明此点)。不过话又说回来,TN系统不照样故障电压乱窜么?也没见谁一惊一乍的,呵呵
发表于 2010-11-15 11: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TT系统?
广大农村都是架空线路。接地极也是容易分开的。
发表于 2010-11-15 1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NEC对接地极间距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发表于 2010-11-15 1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TT系统?
广大农村都是架空线路。接地极也是容易分开的。
学无止境 发表于 2010-11-15 11:33

YUEYUE问你:严格意义上的TT变电所里,N线接地和保护接地位置关系如何处理?N线接地如何跟保护接地无"电气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6 12:14 , Processed in 0.0754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