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ua0744
发表于 2010-8-17 14:01:15
回42#楼
我问的就是方案的技术经济计算:如何在一次投资和长期运行中平衡利益,从节能的角度来说,应该做一 ...
rainmen_73 发表于 2010-8-17 11:58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哦,这次懂你的问题了,经济计算确实是有必要,只是几个数据不好拿到:负荷利用率,最大电流下运行时间,寿命周期内电价和利率的变化。
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同行,该关心经济的时候不关心,不该关心经济的时候,既怕甲方又怕预算部门,真是烦恼啊。
不过这次我顶楼主!
hahaoohehe
发表于 2011-12-13 00:38:54
本帖最后由 hahaoohehe 于 2011-12-13 01:12 编辑
确实,变电所的数量是1个好,还是多个好,是个抉择。
正如我现在做的1个小区,设置了1个变电所(到最远1栋住宅的配电间大概200多米),里面有4台1600KVA的变压器,大家都说不好,建议设置2个变电所,把变压器容量变小点,说住宅没有用这么大的变压器的(指1600)。
大家经常说的供电半径是:
1.变压器到1栋住宅楼的进线配电间的距离。
2.从变压器到最远负荷点的线路的距离。(加上高层住宅的楼高)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12-14 20:53:23
某天看到供电局写的住宅小区供电半径不宜大于150m.
秋石 发表于 2010-7-2 00:03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住宅小区供电半径不宜大于150m——比较好!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12-14 20:54:26
山东的标准,就是150米,住宅小区
嘿嘿嘿嘿 发表于 2010-7-2 09:3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山东的标准,就是150米,住宅小区——山东的标准不错!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12-14 20:55:53
阿斯发的陕西供电导则,是250米,末端压降《4%
嘿嘿嘿嘿 发表于 2010-7-2 13:38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阿斯发的陕西供电导则,是250米,末端压降《4%——250米,大多存在问题!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4 22:06:05
rainmen_73
发表于 2011-12-15 15:29:22
dmd888
发表于 2011-12-15 15:41:34
这个问题在农网规划中区域变电站选址时会碰到,就是到底哪里是负荷中心的问题。原来城网规划也有同样问题,但现在城网区域变电站供电半径大大缩短,已不成其为问题了。就低压配电而言,更没有实际意义。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5 15:47:38
差别是我按导线实际电阻计算的。
你就不是了,我一直怀疑三版上的计算数据。
现在大家都会用电子表格了,那上面老套的数据还抄来抄去,还要出四版。
关东武夫
发表于 2011-12-15 18:34:09
嗯,感觉到要出手册的条文说明的必要性。特别是技术措施,猜的累啊
rainmen_73
发表于 2011-12-16 09:03:45
本帖最后由 rainmen_73 于 2011-12-16 09:14 编辑
那我也来按电阻算下
rainmen_73
发表于 2011-12-16 09:42:32
本帖最后由 rainmen_73 于 2011-12-16 09:54 编辑
好像数据差别在1.732的取值上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6 16:59:40
本帖最后由 治学以诚 于 2011-12-16 19:38 编辑
电流*阻抗=电压降。这是一条电缆首尾两端的每相压降,且认为三相线路是平衡线路。
阻抗用阻抗三角形求做。我的表格忽略了感抗。影响不大。
电流在导线中,分不出无功电流还是有功电流的,只有一个电流。
楼主思路稍有不清晰的地方。你套错公式了。这个公式不是你这个意思。
三版手册瞎抄1247,胡抄,抄晕了,自己都不知对不对,都不知是怎么回事。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6 17:03:54
线路阻抗与负载功率因数有毛关系?
没有毛关系。
潮流计算是针对阻抗元件的,用一个电压三角形轻易可得阻抗元件的压降公式。
电缆也作为阻抗元件时,功率因数只能是电缆的电阻与电抗形成的功率角,与负载扯不上关系的。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6 17: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