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6 17:30:18
写反了,闭着眼写的,应是IRCOS
IX SIN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6 20:27:11
1000米电阻计算结果与手册差的这么多。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7 17:16:22
讨论一下三版上的253页B图。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7 17:29:12
当a=b时,0B与OA重合。这也是可怕的。
三版的压降中的负荷电流,应当是负载与线路阻抗合阻抗后的电流,如果代入负荷电流误差又大远去了。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7 17:42:36
不知三版手册为什么要选用这样一个老式的公式来分析线路压降。
经验公式也不算,人云亦云而已。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7 17:45:08
这个公式太保守了。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7 20:32:36
本帖最后由 治学以诚 于 2011-12-17 21:13 编辑
潮流计算肯定不会错误的。理论也应当是比较严密的。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8 14:01:24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8 14:02:57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8 14:11:31
基本数据栏长度,截面,电机功率,功率因数可以任意修改。不同角度思考电压降问题。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12-18 14:39:40
三版方法计算结果。
dhgao
发表于 2011-12-18 20:31:57
我们有时候弄负荷钜,是为了找楼的负荷中心点,这样设变电所比较省钱。
rainmen_73
发表于 2011-12-20 10:35:28
回复 71# 治学以诚
基本看懂您的意思,看来压降随负荷大小变化,在考虑了线路的阻抗后手册数据确实和实际有误差。查表法对于压降计算问题比较大,还是要用电子表格计算。
rainmen_73
发表于 2011-12-20 10:40:08
不过对于干线,后面可能接了混合负荷(有照明,电机,电子设备,还有分支线路),精确计算太复杂,没有工程计算方便,负荷大时还是要用表格数据估算的。
仙人掌
发表于 2011-12-20 11:55:26
满足压降损失和其他要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