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尺短寸长

[问题探讨] 老诚语录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gdx8785

羞愧难当! !
     
发表于 2012-2-4 2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28楼:
苏东坡与佛印曾泛舟西湖,当时苏东坡调侃佛印:“你长得一身横肉,我看你就像一坨屎。”佛印笑答:“我看你像一尊佛。”事后,佛印向苏东坡解释:“我心中有佛,所以我看见的都是佛,在我眼里你就是一尊佛;而你心中有屎,所以你看见什么都是屎,所以你会说我像一坨屎。 ”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gdx8785

另一版本的故事:

http://www.jzdq.net.cn/club/view ... 0210&highlight=

相由心生

       苏东坡到高僧佛印处参禅,相对打坐;
       良久,苏东坡静坐无趣,便打量佛印玩;
       又过良久,佛印寂然若沉睡了,苏东坡忽然觉得十分好笑。
       开口对佛印说:佛印,我怎么越看你越像一样东西。
       佛印睁眼道: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一坨屎。

       佛印无言,看东坡片刻,莞尔道:我看你也像一样东西。
       苏东坡嘿然:什么?
       佛印:一尊佛。

       苏东坡自觉得意,回家把事情和苏小妹说了,苏小妹听了直笑,说哥哥你以为你占到便宜吗,人道是,相由心生,人家看你是一尊佛,是因为心中有佛,你看人家是一坨屎,你说你有什么呢?

       苏东坡大囧。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4 收起 理由
gdx8785 + 4 哈哈,难得大囧.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2-2-4 21:19 编辑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9256.htm

相由心生

出处
  “相由心生”源自一个典故: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典故
  裴度年轻未达时算命先生说他有牢狱之灾,一段时间之后那位算命先生又见到了他,可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灾祸已经破解了,于是他问裴度是怎样化解的。裴度说他没做过什么,只是归还了主人一条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带而已。先生说正是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而且以后会大富大贵。“裴度还带”的唐传奇故事说明了凡事都有转机,人生在不断变化。

编辑本段考证

心理学的理解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每个人的面相都反应着其相对应的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比如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人,其通常在相学中都天庭饱满、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相反,一个身体有病,或者苦恼忧愁的人通常愁云密布、眉头紧锁,其多半是很难有顺心的事。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佛学的理解
  “相由心生”一词在佛经和相学中都是有据可考的,佛学的“相”一般而言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与“性”相对,性一般是指事物本质,相学的相则是指面相。

  在佛学中,“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经典《无常经》,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所谓“相”,即是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到的诸事物之表象。梵语攞乞尖拏Laks!an!a。指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唯识述记一本曰:“相谓相状”。法华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花是相,草木是相,男女是相,美是相,丑是相。所谓相由心生,即是阐述了一种超脱的唯心主义哲学,《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说的是世上景象,不过光影;爱恨情仇,都是妄念。之所以见相,是由于心中有相。如来说勿着相,也就是让弟子们不要为尘世间的幻象所蒙蔽,应当一心求解脱,求大同,求真理。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以阿赖耶识中的名言种子,二取种子及业种子为因,依他(众缘)为缘,两相结合而生起。这些事物和现象都是无常的,是虚妄分别。然而众生为无明所盲,不明依他缘生法的真实相,起颠倒梦想,生我法执著,迷事迷理,故于依他起性上不证圆成实性,而得遍计所执。

  禅宗六祖惠能于黄梅得法后,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家说的“相由心生”,应归源于“维识宗”。“相”不是简单指“面相”,而有更广泛的意义:状态。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都是众生的“心”所造。

  在看相玄学中“相”的意义一般是指面相,也概指整个相貌,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这里的“相”不是指一时相貌的改变,而必须从长期的角度来理解,流传甚广的裴章的故事便是如此。在《四库全书》(康熙版)中关于看相的内容有这样的论述,如“七尺之躯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点之心。”另有,“未相人之相,先听人之声,未听人之声,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观人之心”。

  宋.陈希夷有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编辑本段科学解释

  心念即生, 必然影响身体,比如愉快,心里舒畅, 神清气爽,遇事便达观宽厚,便有助气血调和,气血调和, 五脏得安,功能正常,身体康健,而此又反之影响心态。良性循环,自然满面光华,一团和气, 双目炯炯, 神采飞扬,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反之,若总是工于心计,或郁郁不舒,自然凡事另眼而观, 无法如常人言笑, 如林黛玉,遇到点事就往不好的地方想, 长久如此, 气不舒,血不畅,营无养, 卫无充,五脏不调,六神无主,如此身体状况,脸上青黄腊瘦,暗淡无光,表情也常是蹩做一团,双目无神,半死不活,等等,让人一见就郁闷,起码不舒服, 人缘自然也就差得远了。所以,身体发肤, 既然授之父母,但这张脸让人看后是何感觉, 还要发于己心。日久则生是相, 并非相家妄论。

    人体有骨骼、皮肤、毛发、血液等组成,骨骼是支撑,而心则维系着生命,如自然的动植物一样,人的心情、心念主导着人的身心,它是生命支配者、是中枢的中心,身体的其他器官受他支配并相互影响着,内在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外在的器官表现出来,并通过时间的累计影响、改变着外在形态。
发表于 2012-2-4 21: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2-4 2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zdq.net.cn/club/view ... p;extra=&page=7

99#楼:
老诚,事实证明,我们这招不管用,论坛人气还是没上来。
不玩了!

谢谢给尺短意见的诸位朋友,真心谢谢你们。
谢谢老诚版主多年来对建筑电气论坛的贡献。

晚安!
发表于 2012-2-5 08: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5 15: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2-5 15: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2-5 23: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a2215w 于 2012-2-6 20:56 编辑

视觉错误而已,
     
发表于 2012-2-6 09: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尺兄的帖说几句
在"建筑电气技术"这样的版块内居然出现了:
"发表文章的作者---------一个又一个,脓包一 ...
gdx8785 发表于 2012-2-4 16:31


老诚自己不是也发表了两篇吗?
怎么自己骂自己是脓包?
     
发表于 2012-2-6 0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不好意思,你的文章我没看。
在旺点已经见识你了。
不足为奇了。
     
发表于 2012-2-6 09: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拿个破向量图来唬人。
凡是电气专业的人,都会在教材里碰到。
发表于 2012-2-6 09: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9 21:22 , Processed in 0.0935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