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治学以诚

十二万分的震惊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情况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么说吧,施工规范中有一条强制性条文可能适合你的问题。

我不说了,你自己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5: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了辅导站的一般水平啊。距辅导站最高水平,仅咫尺之远了。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10 恶意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3 18: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辅导站的最高水平是不是建筑电气坛子的最高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限版主为啥不置可否?
     
发表于 2010-7-3 19: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啊 点我名呢?开始看了一眼帖子没图 现在才看见有图了 我看着晕 这两天事情太多 熬夜熬的 眼睛根本不能盯着屏幕这么看 那老诚给我发下图吧 细节看不清楚啊
     
发表于 2010-7-3 1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第一眼我就没看明白 最左边标着上下两个TMY-40X4 这是标的什么?
     
发表于 2010-7-3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先弄清楚画了什么吧
上面那个TMY-40X4是不是意思是三个相导体都是这?
下面那个TMY-40X4是不是PEN导体?
在下面那个没标注地是不是MEB用40X4镀锌扁钢贯通了?
3L+PEN的总进线 用三个熔断器来保护了一个3P+N的SPD?
发表于 2010-7-3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辅导站的最高水平是不是建筑电气坛子的最高水平?
冷若冰 发表于 2010-7-3 18:18


哈哈哈,北极灌过来的水这话问的够尖锐的
发表于 2010-7-3 21: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了辅导站的一般水平啊。距辅导站最高水平,仅咫尺之远了。哈哈。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0-7-3 15:02


咋听着这话的味儿怪怪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20 阿斯,K他。。。。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治学以诚 于 2010-7-4 10:20 编辑

楼上怎么个怪法?我并不是自恋的人,只是调侃一下。辅导站水平高低是一个客观存在,我说这话属于瘸子里头拔将军的那种玩笑。
     
发表于 2010-7-4 12: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瘸子里头拔将军的那种玩笑----这个将军是瘸的还是好的。。。。{:3_53:}
     
发表于 2010-7-4 12: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图的意思也许是PEN在隔离开关前重复接地,PE和N分开,并为共N排。
图示不清。
     
发表于 2010-7-4 12: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再砌几楼,这个帖子可以精华了。。。
发表于 2010-7-4 12: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楼主,我觉得问题似乎并不出在大家用了TN-C-S,而出在大家是一变压器低压配出,而且单体内三个柜子的PEN排是联通即共用 这上面吧。

试想,如果问题出在PEN线承担的不平衡电流或短路电流情况下,那么就算大家用了TN-S系统,只要N排是共用的,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只是如果TN-S的话,  N排不共用只共用PE排呢?如果发生大电流的相保短路呢?  小电缆的PE线热稳定如何保证?
那么,大家N排或PE排都不共用,只是PE线在同一个MEB上重复接地通过同一个接地网呢?  这样的话,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这样都有问题,那不成了一个建筑就不允许多电源进线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10 和他对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4 1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shchy 于 2010-7-4 12:50 编辑

诚版呢,发表一下意见吧,这个问题我以前就在想也没有什么结果。

另外,从室外引入低压电源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比如,不能用铠装电缆,很多朋友觉得用铠装不用穿管直埋比较好,但一分析,还是类似的问题:铠装外皮在室外配电房或箱变处和末端单体内重复接地处均接地,就是说两个地方的PE母排不但通过PE线还通过刚带铠装进行了相连,即电缆的铠装层也成为了PE线!我们知道,铠装电缆的铠装层是为了抗机械力的,可不是用来当作PE线的,如果发生相保短路,而灵敏度不够或没有可靠的接地保护的话,那么铠装层将承受大量的电流。


这样的问题多了去了,反正一句话,大家还是小心的好,做设计不能只套规范,要从原理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李工的话来说,要有逻辑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20 赏。。。。。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21 12:10 , Processed in 0.1131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