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阿斯

[讲座PPT] 独家首献:李顺康2010苏州电气年会讲稿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4 16: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一定道理
     
发表于 2010-5-24 19: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4 2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了朋友,谢炜所说的问题是李总课件采用电缆桥架这一说法。回头再跟李总请教一下
     
发表于 2010-5-24 2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知道李总是这样说的:在国外没有"桥架"的说法,只有"托盘.....",但愿我没听错,也没经过考证.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asi + 10 你听的很认真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0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知道李总是这样说的:在国外没有"桥架"的说法,只有"托盘.....",但愿我没听错,也没经过考证.
gdx8785 发表于 2010-5-24 21:03


首先,您听的肯定没错。
分为梯架、托盘和槽盒是牵扯到线缆的降容问题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我们统称桥架,但又细分为为梯架桥架、托盘式桥架和槽盒式桥架
具体选用哪种,设计人理应表达清楚并考虑相应的降容系数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并不矛盾,也不能说老外不这么说就意味着我们大错特错了

     
发表于 2010-5-25 17: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您听的肯定没错。
分为梯架、托盘和槽盒是牵扯到线缆的降容问题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我们统称桥 ...
asi 发表于 2010-5-25 00:16



  你是从哪儿琢磨出了有人认为有"矛盾"了?
又是从哪儿看出有人觉得"老外不这么说就意味着我们大错特错了"?
最后谢谢你告知:桥架可以这么细分以及"设计人理应表达清楚并考虑相应的降容系数"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21: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从哪儿琢磨出了有人认为有"矛盾"了?
又是从哪儿看出有人觉得"老外不这么说就意味着我们大错特 ...
gdx8785 发表于 2010-5-25 17:37


不好意思,这不是我琢磨出来的
是我知道确实存在这么个情况
也许您误会了,不是说那是您的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21: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了,如果我们在平时口头和正式文件中也较细的分别表达为梯架、托盘和槽盒的话就更清楚明了了
发表于 2010-5-25 22: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抽空学习一下李总的课件了,这几天忙的不知东西南北了。暂不发言!
     
发表于 2010-5-26 0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着关东武夫的问题 我认为那段话确有不妥

理由篇幅较长 正在措辞 容后补充
     
发表于 2010-5-26 01: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设置FAS的高层住宅建筑当应急照明在采用按钮型、触摸型等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依靠FAS消防联动控制能做到应急时自动点亮外,未设置FAS的高层住宅建筑,其楼梯间、公共走道等公共部位应急照明不得采用按钮型、触摸型等节能自熄开关控制,只允许采用声光控节能自熄开关或声光控节能灯座控制。


1、住宅建筑规范 8.5.3 当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必须采取应急时自动点亮的措施。
这是强制性条文 也就是说对于住宅比较特殊 无论是否有FAS 只要应急照明用了节能自熄开关 都必须采取措施自动点亮 强制性条文必须遵守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 按钮型、触摸型 声光控节能自熄开关有何区别?为何只允许采用声光控的?
2、延伸讨论 先列出有关条文及解释:
住宅设计规范6.5.3  住宅的公共部位应设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应急照明外,均应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住宅建筑规范 8.5.3 条文解释:出于节能的需要,应急照明可以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但必须采取措施,使应急照明在应急状态下可以自动点亮,保证应急照明的使用功能。对《住宅设计规范》6.5.3条规定本条从节能角度对此进行了修改。
民规10.8.1.4 住宅(公寓)的公共走道、走廊、楼梯间应设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公寓)的电梯厅和火灾应急照明外,均应安装节能型自熄开关或设带指示灯(或自发光装置)的双控延时开关。
住宅建筑规范 10.1.4 住宅公共部位的照明应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措施。 条文解释:在住宅建筑能耗中,照明能耗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要注重照明节能。考虑到住宅建筑的特殊性,套内空间的照明受居住者的控制,不易干预,因此不对套内空间的照明做出规定。住宅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主要受设计和物业管理的控制,因此本条明确要求采用高效光源和灯具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

综上看各条文:住宅应急照明是否必须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各规范有些矛盾 民规和住宅设计规范其实是一个意思 住宅建筑规范从节能对其进行了修改 但是条文解释也仅仅是“可以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而不是应该或者必须  那也可以不采用啊 或者严格地说 住宅建筑规范 10.1.4 又要求必须采取节能控制措施 但从这条来看 可能也不仅仅是节能自熄开关这个唯一办法

所以从节能的角度看 不好说 只允许采用声光控节能自熄开关或声光控节能灯座控制这句话 从消防的角度看 也不好说 只允许这三个字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设置FAS的高层住宅建筑当应急照明在采用按钮型、触摸型等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依靠FAS消防联动控制能做 ...
无限创意 发表于 2010-5-26 01:19


1.首先有个规范协调的问题,再就是设计人员和审图人员对规范的理解问题
  规范之间不是太协调统一这是无疑的,一部分人对规范理解有偏差也是客观存在的。
2.住宅建筑规范 8.5.3 。。。自动点亮的措施。
  既然是自动点亮,那么在没有FAS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自动点亮?
  有很多人想出来在某些不设FAS的住宅中,
  给值班室设置个手控装置来点亮楼中应急照明,认为这就满足8.5.3条了
  很明显这是不满足的。
3.在未设FAS的情况下
  如果采用按钮型、触摸型节能自熄开关控制应急灯的话
  在应急情况下,很不便于找开关去开灯,这一点与用非节能自熄开关一样
  不过但从消防角度考虑的话,用非节能自熄开关的话最起码在费一次劲开灯后就行了
  而用按钮型、触摸型节能自熄开关的话在费劲的找到开关开灯后又会很快自动关灯!
  之所以允许用声光控是因为相对于按钮型、触摸型、普通翘板开关而言
  平时满足节能要求是无疑的,应急情况下虽然不能说百分百的与8.5.3条的要求贴合式的满足
  但由于即便烟雾弥漫也不用费劲找开关位置,虽然像按钮型、触摸型控制一样点亮不久又自动关灯
  不过由于可以通过毫不费力的发声控制开灯,所以可以说勉强能满足功能要求
  由于人体感应开关在有烟雾遮挡的情况下可能会见人不亮灯,
  所以我个人认为人体感应开关和按钮型、触摸型一样,在未设置FAS的情况下不应采用
  假如无限版主认为我说的无道理的话,
  那就是说你有可以在不设置FAS的情况下实现自动点亮的措施,可以说来听听
  否则由于8.5.3条是强条,加上节能要求也是强条,如果不允许采用声光控或者认为声光控不能满足要求
  则必然导致为满足8.5.3条而必须设置FAS!很明显这是不合适的


4.第10.1.4 又要求必须采取节能控制措施但从这条来看 可能也不仅仅是节能自熄开关这个唯一办法
  从灯具和光源角度也是节能途径,但不是控制的问题
  如果无限斑竹觉得除了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还有别的什么节能控制措施和办法的话不妨说出来大家学习讨论一下





     
发表于 2010-5-26 2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26楼 我把所有规范列出 是因为这几条规范交织起来的确比较麻烦 而我的结论在最后两段已经有了 asi可以注意下我的用词
2、我想知道原作者的本意 是否认为声光控是唯一 其中他本人是否认为必须采用节能自熄才满足节能要求 并把这作为只允许采用声光控开关的一个充分条件
3、假如原作者认为必须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才满足节能 在这个条件上再去考虑消防问题 并由此得出那么一个绝对的结论 我才可以决定下一步如何讨论
4、还有可能 原作者说这段话的时候只是针对消防问题 而根本不考虑节能 因为就那几条规范 即使住宅应急照明不用节能自熄开关 也未必不可行
发表于 2010-5-27 09: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人想出来在某些不设FAS的住宅中,
  给值班室设置个手控装置来点亮楼中应急照明,认为这就满足8.5.3条了
  很明显这是不满足的

不感觉到很明显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刚收到的李总给出的一个情况

2006年,公安部消防局组织编写《中国消防手册》,大家在讨论到高层住宅建筑楼梯间、公共走道等公共部位的应急照明如何算是“应急时自动点亮”时,一致认为不设置FAS的高层住宅建筑的应急照明“声光控控制”可以算是符合了“应急时自动点亮”。这个观点最早是由上海市消防局给出的意见。

其他观点同我前面所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19 12:29 , Processed in 0.0725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