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4040|回复: 32

新鲜出炉的审图意见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9 16: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新鲜出炉的审图意见

1、电力电缆、路灯电缆穿越车道处宜采用壁厚不小于6毫米热镀锌钢管保护,埋深不小于1米。
路灯分支导线与干线电缆连接应说明做法,宜采用水密穿刺夹连接。

PS
哪来的审图依据?


2、卫生间应设LEB局部等电位联结箱。

PS
审图自定标准?
此卫生间并无洗浴设施。


3、为确保火灾时通信畅通,TQ、01RD箱进线断路器不应分励脱扣。通信网络机房内不应设非消防电源切断。

PS
审图自定标准消防联动不允许切非了吗?
TQ、01RD箱属普通信息机房配电箱。


4、电梯机房宜设消防电话。

PS
审图自定标准要求?
只知道消防电梯机房应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不知道电梯机房宜设消防电话


5、为加强对流散热,干变宜选用 SGB 型非包封干式变压器。

PS
设计选用 SCB11-1250。
警告 SCB11 生产厂家,你们该停止生产该型号干变了,人家审图人员可是有意见哦。


6、由于干变不具备过载能力,L11、L21进线柜断路器Ir宜整定为1800A。

PS
干变不具备过载能力属于本年度重大发现
发表于 2013-11-29 17: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29 17: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图审人就是这么无聊,不提点儿意见似乎不能显示他的专业水平,殊不知更显无能。
何苦啊何苦!
     
发表于 2013-11-29 2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有点太练剑了。
发表于 2013-11-30 0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990921 于 2013-11-30 01:45 编辑

1.     6个厚的管子,我猜可能是某个施工验收规范提到过,不过感觉没必要这么厚,除非埋深太浅。1m的埋深,应该的。
    连接做法,我也没交代过
2.提错了

3.这条部分正确。
规范只规定切除相关区域的非消防负荷。可自动可手动。譬如当某弱电机房内着火时,可手动切除电源,自动切除时,宜交代采用机房内的探测器作为动作触发信号。

非消防电梯的电源不一定要切除,水泵房的不一定要切,数据中心的不切。。。。。
4.这条错,我认为消防电梯机房也不应设消防电话分机。顶多挂个与轿箱通话的分机足够了。

5.既然人家写了“宜采用”,可以不改了吧。匪夷所思。

6.这条够强悍.

小结一下,6条中有0.3+0.5=0.8条正确,有点偏低,建议吊销执照,培训后重考。介似上海大都市的审图师么,惊了。
     
发表于 2013-11-30 12: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审图师也是新鲜出炉的
     
发表于 2013-12-2 1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yu990921


    我认为消防电梯机房也不应设消防电话分机

你凭啥这样认为?
     
发表于 2013-12-2 20: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非“切断方式可以人工切断,也可以自动切断”

是不是以后切非都可以不用自动切断了,因为条文说明说了,“可以人工”。
发表于 2013-12-3 1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nooker001 于 2013-12-3 12:59 编辑

尺大师怎么回复的?我也被提了啊,不知道怎么改,晕!

审图意见:“1图:两回10KV进线电缆应分路径敷设引入变电所。”
设计回复:“补充说明“两路10KV进线电缆穿钢管进变电所电缆沟后分别沿电缆沟两侧敷设””
审图还通不过,审图的老师意思是,万一一路10kV爆炸,把另一路也炸坏,两路进线要相隔4米以上。

审图意见:“4图:按GB/T50065-2011第7.1.2条第2款第1)点要求,变压器中性点不应直接对地连接。”
设计回复:“GB/T50065-2011为推荐性规范,本次设计根据GB50303-2002要求设计”
因为我设计的变电所为TN-S系统,而GB/T50065-2011第7.1.2条第2款第1)点要求针对的是”TN-C-S或给两相或三相负荷供电的全系统内只有PE没有N的多电源TN系统“,  和审图的老师沟通,说是不行,万一以后你接出TT或是TN-C-S系统怎么办?还说《建筑物电气装置500问》里说得很清楚,还把这本书的电子版发给我了,真不知道怎么办,不改不给签字。
审图意见:“为加强对流散热,变压器宜选用C级绝缘SGB11型非包封干式变压器。”
设计回复:SCB10符合要求。
审图老师:不行,一定要改。我还以为宜的可以不改呢,原来不是这样!

审图意见:“按GB/T50065-2011第7.1.2条第2款要求,0.4KV系统接地应“一点接地”。”
这条也一定要改。晕啊!

审图意见:“AA1、AA13柜断路器应选3P型;由于干变不具备过载能力,Izd1宜取1800A,Izd2宜取Izd1、0.4秒;瞬动保护宜取消。”
设计回复:AA1、AA13柜断路器已改为3P。干变具有过载能力。依据技术措施电气2009P42页, Izd1取2000A.本系统已能保证其选择性,不必取消瞬动保护。
这条沟通时没有提,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审图意见:“为防止双拼并联电缆产生零序电流干扰和零序涡流损耗,减小短路电流值,大功率负载不宜采用并联电缆运行,宜将负载母线分断,每根电缆带一段小母线运行。”
设计回复: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第3.7.11条,采用双拼电缆时用相同材质、相同截面的导体即可。
审图的老师说这条也一定要改,问他违反了那一条规范,说没有违返,但会产生回流什么的,这是他的经验,我没有听懂,但不改肯定不能通过。
以上是变电所的意见,说是先改好这些意见,才看别的审图意见回复!


以下是同一项目的另外的审图意见,请教各位大师怎么回复或是修改?
审图意见:“过路热镀锌电缆保护钢管应标注壁厚,壁厚不宜小于6毫米。”“路灯分支线与干线电缆连接应说明做法,宜采用水密穿刺夹连接。”
这个还不知道怎么回复才是最好,找不到依据。


审图意见:“按JGJ16-2008第9.4.5条第2款第2)点要求,AP-DT电梯电源箱电梯井道照明电源宜为36V。”
天啊,我已经装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只好回复:“根据9.4.5采用220V时,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审图意见:“电梯机房宜设消防电话。”
我们只是五层的多层,回复“本工程为普通客梯,不设置消防电话”

审图意见:“为确保火灾时通信畅通,弱电间插座不应从AL1-GD箱出线,应从ALE-GD箱出线供电,其余层相同。。”
设计回复:“弱电间插座为非消防用电,不能从ALE-GD箱出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独立的通信系统。”
图纸中其余有不少笔误及错误的地方,能改的都尽可能的修改了,有一些意见真的让人无所适从,但不改已明确说不能通过,真是郁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5: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snooker001

拜托叫尺短大哥,好不?{:smile:}
   
但凡不能提供审图依据的个人所谓经验,可不予理睬;
但凡审图人员不能提供审图依据却不让通过审图的,应向审图中心举报或向该审图机构行政领导交涉:一来不能惯坏个别审图人员,二来电气设计人员也不能无端在自己单位落个乱设计的坏名声。

对不?


关于变压器中性点至低压总柜一点接地问题,我院曾出过图,也向上海市电力公司打过报告,被供电局监察人员退图,不予准许。再者,非EMC场所,有关规范也未提出明确要求,审图拿这个推荐性标准强制要求电气设计人员修改,严重欠妥。
有请该审图人员先自行与向上海市电力公司交涉,上海市电力公司认同后再说。

审图机构也曾为此事开过会,达成的统一认识是:
1)在目前规范为推荐性(当时是GB/T 16895.1-2008,现在GB/T 50065-2011也引用了GB/T 16895.1-2008的规定),上海市电力公司不同意的情况下,设计人员执行现行的验收规范和标准图集(将变压器中性点就地直接接地),不遵守GB推荐性规范,审图应予通过
2)设计人员执行现行GB推荐性规范,规定变压器中性点至低压总柜一点接地(主开关及联络开关采用3P),审图当然也应予通过(审图机构支持GB推荐性规范,上海市电力公司不同意,那是他们的事,与审图机构无涉)。

此统一认识表达了什么意思:
1)不强制要求电气设计人员执行GB推荐性规范(不故意为难电气设计人员,以免电气设计人员可能会走投无路);
2)表明审图机构的观点:认可GB推荐性规范,电气设计人员按新规范(尽管不是强制性规范)做设计,审图机构当然应该支持,有关职能部门行政不作为,审图机构也无能为力。
发表于 2013-12-3 15: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3 1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5: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治学以诚

据初步了解,有人反映提出审查意见的该审图人员,自外地调入上海参加上海审图机构审图才不多会儿。

不过,此事反映上海审图机构审查人员的审图水平参差不齐,也反映审查资质的认可制度存在问题。
     
发表于 2013-12-3 15: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Izd2宜取Izd1”应是笔误吧?
     
发表于 2013-12-3 15: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1、电力电缆、路灯电缆穿越车道处宜采用壁厚不小于6毫米热镀锌钢管保护,埋深不小于1米。
路灯分支导线与干线电缆连接应说明做法,宜采用水密穿刺夹连接。”

个人意见:
1 "壁厚不小于6毫米热镀锌钢管",胡说呢,依据GB/T3091-2001,焊接钢管SC10~150壁厚为2.5~4.5,加厚为2.8~6.0mm。
2 GB50303-2002 14.2.1  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
GB50217-2007 5. 4. 5 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2 地中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3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17:50 , Processed in 0.09899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