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2517|回复: 17

[问题探讨] 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电缆截面和电缆长度和变配电室距离等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0 13: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301.jpg 300.jpg

末端设备前的断路器是微断,额定电流是C型20A,那么瞬动电流按照10In的话,就是200A。 而接地故障电流是1000A左右,大于1.3倍的断路器动作电流,末端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断路器会动作。

而电表箱前发生接地故障时,单相电流电流大概是1300A,而电缆前的断路器额定电流是160A,瞬动电流按照10In的话,就是1600A,接地故障电流比断路器的瞬动电流小,断路器不能动作。

不知道这样分析的对不?

解决措施:
1. 措施上的变配电室的供电半径250米包括垂直距离么?
2. 减少150米的距离,也就是让变配电室接近住宅楼。
3. 增大K1-K2之间的电缆。
4.增大K2-K3之间的电缆。
5. 是增大电缆合适,还是让变配电室接近住宅楼合适
6. 如果只有1个住宅楼离变配电室比较远的话,也只能增大电缆截面了
7. 有时候只看末端设备的单相接地保护,而没有注意前面的单相接地保护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5 收起 理由
大鼻山 + 5 软件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30 14: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措施:
1. 措施上的变配电室的供电半径250米包括垂直距离么?
2. 减少150米的距离,也就是让变配电室接近住宅楼。
3. 增大K1-K2之间的电缆。
4.增大K2-K3之间的电缆。
5. 是增大电缆合适,还是让变配电室接近住宅楼合适?
6. 如果只有1个住宅楼离变配电室比较远的话,也只能增大电缆截面了
7. 有时候只看末端设备的单相接地保护,而没有注意前面的单相接地保护hahaoohehe 发表于 2013-1-30 13:39

1、供电半径应当从变压器开始计算,直至负荷处。因此,应包括电流流经之通长距离(水平的,或垂直的,或弯曲的距离都算)。
2、此时改变断路器短路整定倍数是捷径。比如,让10In降低为8In,5In甚至3In.
     
发表于 2013-1-30 14: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戏言过。如果严格计算,估计一大半高层建筑物内都存在有灵敏度不足、甚至无法跳闸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8: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2、此时改变断路器短路整定倍数是捷径。比如,让10In降低为8In,5In甚至3In.

微断和一般的塑壳断路器,瞬时脱扣器是固定的,好像这个捷径不好实现吧。

微断C型5-10In,微断D型10-20In, 塑壳 配电的是10In,电动机保护的是12In等
     
发表于 2013-1-30 1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2、此时改变断路器短路整定倍数是捷径。比如,让10In降低为8In,5In甚至3In.

微断和一般的塑壳断路器,瞬时脱扣器是固定的,好像这个捷径不好实现吧。

微断C型5-10In,微断D型10-20In, 塑壳 配电的是10In,电动机保护的是12In等
hahaoohehe 发表于 2013-1-30 18:33

但为什么你此时还要选择“一般”的断路器呢?
     
发表于 2013-1-30 19: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来你说的“移近变配电所”,应该容易多了吧
     
发表于 2013-1-31 07: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顶多牺牲选,现在灵也可以不用了,这时代进步的还真快啊{:1_275:}
     
发表于 2013-1-31 07: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楼移所要摆平建筑等,牵扯面就大了
     
发表于 2013-1-31 0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老鼻的最管用,最简洁
发表于 2013-1-31 0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31 09: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31 0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地单独处理,老城这招也是捷径
     
发表于 2013-1-31 09: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地单独处理,老城这招也是捷径
JHL123321 发表于 2013-1-31 09:41

若是相-中短路,咋办呢?就不理不睬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10 老诚“闭眼”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31 1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暗夜流星 于 2013-1-31 10:10 编辑

回复 1# hahaoohehe

能不能引入温度影响,进一步分析考虑“断路器电流——温度特性、电缆的暂态热流场”情况下的单相短路情况?
发表于 2013-1-31 15: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治学以诚


    这个是《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配套的软件。ABB的那个软件,我问过,需要总部授权的,很麻烦。要不我也想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1 10:11 , Processed in 0.10204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