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hahaoohehe

[求助] 断路器的脱扣曲线怎么理解?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9 18:0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双金属片在冷态和热态下脱扣时间是不同的,但是对于设计或用户而言,其实不容易判断实际运行工况是冷态还是热态,或者说冷态或热态之分在实际使用中并无太大用处。因此把冷态和热态区域合并作为误差带来理解可能更为合适。
发表于 2016-3-9 20: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36楼Tricity:

  施耐德电气公司会将上、下限曲线中间带不是误差带的区域用“误差”来解释?难道公司提供的资料中的“精度”等数据也有猫腻,另有说法和含义。

  施耐德电气和ABB微断,磁脱扣二条左、右极限线是否也有类同说法:是热态和冷态曲线吗?请你说说其不是误差形成而是热态和冷态形成的电气原理。另外瞬时脱扣测试为什么不规定用类似热脱扣方法:先通电1h(2h),后再通电1h(2h)?
     
发表于 2016-3-9 22: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包括冷热态影响和其他各种因素导致的综合误差。

磁脱扣左右两条线之间事实上也是误差带,只是磁脱扣不受冷态和热态的影响。

说实话,我没完全看懂你们前面帖子里所讨论的问题。
发表于 2016-3-10 0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38楼Tricity:

  你的第二点所说:磁脱扣左右两条线之间事实上也是误差带,只是磁脱扣不受冷态和热态的影响。这说明了帕版的“这两条曲线是冷态与热态曲线。”是不正确的。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这两条曲线”应该包刮这两条瞬时磁脱扣线段。

  你的第三点所说:说实话,我没完全看懂你们前面帖子里所讨论的问题。
  贴子98#楼帕版的“这两条曲线是冷态与热态曲线。”而引起的。本人认为是错的,思路是像赶鸭子一样,从二头往中间赶。一头是上端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另一头是下端垂线段(瞬时磁脱扣阈值线)。二头物理特性决定了中间反时限段的物理特性,一般一种图中不可能混搭着不同物理特性的线段,线段衔接困难。下垂线段(瞬时磁脱扣阈值线)容易看出不是“两条曲线是冷态与热态曲线”,本人的贴子不多。上端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用了很多贴子,以双金属片的特性为基础,来说明一只成品微断,只能装一只双金属片,不可能出现1.13In和1.45In两条因为热态冷态的原因而形成两条上端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
     
发表于 2016-3-10 10: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误差带是不是要满足国标提到的准确度要求,如不满足国标要求如何拿到3C?
     
发表于 2016-3-10 13: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者 发表于 2016-3-10 08:50
回138楼Tricity:

  你的第二点所说:磁脱扣左右两条线之间事实上也是误差带,只是磁脱扣不受冷态和热 ...

对于某个断路器,基准温度相同、散热条件相同、各种试验参数完全相同(现实中基本上不可能做到),脱扣曲线也许是一条确定的线。如果包络了批量产品的制造误差,那么它必然是一个区间。
回复 鲜花 1 鸡蛋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0 19: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入门者 于 2016-3-10 20:03 编辑

   回140楼tangz0:误差带是不是要满足国标提到的准确度要求,如不满足国标要求如何拿到3C?

   这也是“这两条曲线是冷态与热态曲线。”难于解释的问题之一。

   如果按热态和冷态曲线观点,再考虑制造误差,更难理解曲线了。

   热脱扣,下限1.13In考虑负误差-10%,变为1.017In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达不到标准测试要求了;上限1.44In考虑正 误差+10%,变为1.595In,超出标准测试要求了。所以ABB的特性曲线是不符合标准的要求的,符合其特性曲线的微断存在着不合格产品。

   磁脱扣,同理按±20%误差,离标准要求更远,达到厂家特性曲线的成品,会出现更多不合格产品混在其中。
     
发表于 2016-3-10 21:0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楼上的理论,没有一个厂家的产品是合格的。国标有规定过载段的误差是+/-10%么?

如果样本给的是一个曲线带,就已经包含了误差。如果给的是一条线,才需要计算正负误差。
发表于 2016-3-11 09: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43楼Tricity:

  我的前提:如果按热态和冷态曲线观点,再考虑制造误差,更难理解曲线了。

  还是这句:如果微断的脱扣曲线是按热态和冷态画出来的话,会出现更多不合格产品混在其中。
     
发表于 2016-3-11 1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国标提到的准确度是指误差的话,是整定值的正负误差,不是其他的,这样“这两条曲线是冷态与热态曲线的解析”好像是通的。
回复 鲜花 0 鸡蛋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1 1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回143楼Tricity:

  按你的:脱扣曲线是误差、热态、冷态的综合----又一种观点,来评一评本贴100楼样本上的说法对吗?

  100楼样本的说法:“例如在过载情况下,不管断路器在热态还是在其它状态,热继电器脱扣皆可相应的改变。如果过载电流在2I1,在热状态下,脱扣时间在21.4s与105.3s之间;冷态下,脱扣时间在103.5s与357.8s之间。”

  我对样本说法的理解:
  1)这是指的某一只特定成品热磁脱扣的塑壳断路器,脱扣时间只与热态、冷态有关。与误差百辈子不搭界的。
  2)其它同型号的几千几万只塑壳断路器,都有一丝不差的(同样热态温度时,有一丝不差的脱扣时间)曲线。
  3)其它同型号的几千几万只塑壳断路器都有两条上端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另一头的两条下端垂线段(瞬时磁脱扣阈值线)。而且四条都是一模一样的数值,也是与热态或冷态有关的。
     
发表于 2016-3-11 1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者 发表于 2016-3-11 11:04
再回143楼Tricity:

  按你的:脱扣曲线是误差、热态、冷态的综合----又一种观点,来评一评本贴100楼 ...

可能我跟你的思维不在一条线上。。。

为什么你会觉得跟误差没关系呢?样本只给出某一只特定成品断路器的特性曲线有意义吗?
发表于 2016-3-11 11: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45楼tangz0:  如果国标提到的准确度是指误差的话,是整定值的正负误差,不是其他的,这样“这两条曲线是冷态与热态曲线的解析”好像是通的

  “好像是通的"去解释一下曲线图上的上端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和下端垂线段(瞬时磁脱扣阈值线),就会得出142楼的结果,达到厂家特性曲线的成品,会出现更多不合格产品混在其中。

  光看反时限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可以理解成某一只成品断路器的特性,也可理解成批断路器误差的特性。但结合上端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和下端垂线段(瞬时磁脱扣阈值线),就清楚了。
发表于 2016-3-13 09: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4-16 18: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多谢了,涨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6 00:16 , Processed in 0.0699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