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9768|回复: 6

电缆分支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请教各位前辈,住宅或公建设计中经常遇到电缆分支,一般师傅教我都是在分支处划个点,具体由施工现场做T接箱解决。

我现在看到很多分支的产品,穿刺线夹,接线端子,有个问题想不明白。
T接箱做分支,可以增加保护设备。
穿刺线夹等分支器做分支时候,干线和支线的截面不同,有时差的很多。
但新民规7.6.8要求,“当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减少,应在分支或被改变的线路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装设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电器”。

按照这个要求,是不是所有的分支器都不能用了?或者只能等截面分支?
发表于 2010-11-8 13: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层住宅的话,树干式供电,那么干线和每层的分支线 ,它们的导线截面会相差很大?有人用 预分支,有人用 穿刺,有人用 T接,那种好一点?

楼主想问的,请下面的继续说了
发表于 2010-11-8 18: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08民规:
7.6.8 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积减少或其特征、安装方式及结构改变时,应在分支或被改变的线路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装设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电器。
2 当分支或被改变的线路同时符合下列规定时,在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可不装设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电器:
1)当截面减少或被改变处的供电侧已按本规范第7.6.2~7.6.5条的规定装设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电器,且其工作特性已能保护位于负荷侧的线路时;
2)该段线路应采取措施将短路危险减至最小;
3)该段线路不应靠近可燃物。
3 短路保护电器应装设在低压配电线路不接地的各相(或极)上,但对于中性点不接地且N导体不引出的三相三线配电系统,可只在二相(或极)上装设保护电器。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第4.5.2条 保护电器应装设在被保护线路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 但为了操作与维护方便可设置在离开连接点的地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线路长度不超过3m:
二、采取将短路危险减至最小的措施;
三、不靠近可燃物。

引用大鼻山于04年在某处的回答:
一、若分支电缆改小截面,那么在超过3米时,必须在3米处(或小于3米处)装设保护电器(断路器或熔断器)。
二、若分支电缆截面与主电缆相同截面,则不论其长度多少(当然在供电半径之内),无须另设保护电器。
补充一句:若分支电缆改小截面,但总长度未超过3米时,也无须装设保护电器。
     
发表于 2010-11-9 0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大鼻山于04年在某处的回答————怪不得大鼻山爱摆谱,喜欢管人叫老弟、老弟的。。。
发表于 2011-5-4 23: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对 预分支,电缆分支器,穿刺线夹,怎么使用,还不是很清楚呀...
发表于 2011-5-5 09: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xang 于 2011-5-5 09:44 编辑

我总结了点东西,欢迎拍砖


常见低压配电方式比较

一、        电缆放射式配电
这是最常见的配电形式,各配电回路互相独立,任意一路故障不影响其它配电回路的正常工作。故障停电面较小,可靠性高。但是其配电回路较多,占用较多低压柜抽屉,相应的变电站土建面积增加,线缆布线施工量大,线路敷设桥架也需要做大,否则影响散热,检修时需要从变电站到配电箱全线路排查,工作量大。新增回路也受变电站备用抽屉数量的限制。综合来看成本一般、高可靠性、施工量大、改造灵活性差。

二、        电缆分流器树干式配电
此种形式,大大减少了变电站配出回路数,节约成本简化施工。一度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电力电缆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即使采用单芯电力电缆,但对其接头和分支采用现场剥去护套、绝缘,压接分支或接头后再选用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进行包封处理的方法,仍存在着施工现场场地占用大、施工时间长、费用高、设备多、技术条件要求高、难度大等弊端,尤其是现场施工完成后的接头或分支,其绝缘强度、可靠性、一致性都很难得到保证。
在大量较小规格分支处由于负载电流小、技术要求低,还是有自身优势的,比如公共照明、扶梯、空调箱、空调盘管配电,各防火分区用电量并不大,负载电流也基本不超过100A,采用现场电缆分流器分支配电,较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综合来看成本稍高、可靠性一般、施工方便、使用可以改造。
三、        预分支电缆树干式配电
随着电电缆应用范围的扩大,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发展,结合现场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工业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就已现了工厂预制的带分支电缆——预制分支电缆。由于预制分支电缆场地占用、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国内于90年代中后期才有若干厂家开始试制。到目前为止,有若干厂家产品正式批量投放市场。预制分支电缆、顾名思义,即是工厂按照电缆用户要求的主、分支电缆型号、规格、截面、长度及分支位置等指标,在工厂内一系列专用生产设备,在流水生产线上将其制作完成的带分支电缆。其具有以下的诸多优点:
1)分支接头的绝缘处理费用大幅度降低;
2)现场施工费用大幅度降低;
3)现场施工周期、时间大量缩短;
4)现场施工人员、设备减少;施工人员技术要求条件下降;
5)不受施工现场的空间、环境条件的限制;
6)分支联接体的绝缘性能和电缆主体一致,绝缘性能优越,可靠性高;
7)具有更高的抗震、防水、耐火性能;
8)供电安全、可靠、一次有效开通率可达100%;
9)适用范围广、品种规格多;
10)用户可以方便的选择各种规格、型号、截面、长度的电缆,作为主、分支电缆任意搭配;
11)具有更直观的维护操作性。
虽然有以上诸多优点,预分支电缆缺点是需要提前定制,安装前需确认分支头规格及间距长度,采购周期长。采购安装成本也比普通电缆有所增加。在可靠性要求高的负荷配电时,比如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都可以竖向采用耐火预分支电缆配电,而电缆分流器就不是很合适了。
综合来看成本较高、高可靠性、施工方便、改造灵活性差。
四、        密集母线槽配电
母线槽的应用解决了大容量负荷配电、及电缆现场制作分接头的繁琐,其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互换性好、使用安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随着用户使用量的增加又发现母线槽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安装造价高,依靠螺钉联接的部位过多,安装施工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电磁振动、热胀冷缩、膨胀系数、外力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造成螺钉的松动。假使一只螺钉出现松动,都会出现故障点发热、高温等现象,影响整条母线槽的运行稳定性。尤其是对五线母线槽的不当使用,还会造成PE线接触电阻增大违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中明文规定的PE线应确保其连续性的基本要求。但母线槽在大容量的情况下,还是存在着其自身的优势的。因为当电流达到数千安培时,如果采用电缆,即使是单芯电缆也要多根进行敷设,否则达不到相应的大电流容量,此时母线槽就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综合来看成本最高、高可靠性、施工要求高、改造灵活性强。
五、        各配点方式成本比较
以2000A载流量为需求,需要7跟185mm²普通电缆。此规格普通阻燃电缆400元每米,满足载流量每米成本需400元*7跟=2800元。折合大概每安培每米成本1.4元人民币。如果考虑每回路短时用电高峰的需求,则单回路电缆需适当放大一级,则实际成本在每安培每米接近2.0元。
采用电缆分流器分支配电,每回路4跟路单芯240电缆,需要5回路,按每米150元计算,满足载流量每米成本需150元*5*5 =3750元。折合大概每安培每米成本1.85元人民币。计入分流器成本,大概则实际成本在每安培每米2.0元。
采用预分支电缆配电,每回路4跟路单芯240电缆,需要5回路,按每米200元计算,满足载流量每米成本需200元*5*5 =5000元。折合大概每安培每米成本2.5元人民币。
采用母线槽配电,2000A密集型母线槽材料及安装成本,每米大概7000元,折合大概每安培每米成本3.5元人民币。
综合来看,放射配电与采用分流器树干配电成本相同,放射配电可靠,分流器树干配电灵活。预分支电缆与密集母线比较,密集母线更贵,但使用灵活性更强;预分支电缆可靠性高,但载流量及灵活性都受限制。商业配电大负荷配电,垂直负荷又较分散适于采用密集母线配电,负荷较集中适于放射式配电。分散小负荷,如果负荷等级较高采用预分支电缆,可以承受短暂停电的分散小负荷可采用导线分流器配电。


其实分流器、穿刺线夹、电缆T接箱后面都需要加保护电器,由于分支线很短一般就用分支线的接入箱主开关做保护电器。分流器、穿刺线夹可以直接安装在电缆桥架内不需要单独设箱。
发表于 2011-5-18 16: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公司新研制的分支连接器,连接可靠,不断线分支,安装方便,特别适合电缆T接,可以在T接箱内安装,占地少,价格实惠,物美价廉。http://hgn02147.chinaw3.com/simg/small2011081609082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0:11 , Processed in 0.09829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