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若冰 发表于 2011-2-12 20:21:08

不过不作用于跳闸而是作用于信号。。。。。。———— 我说的这个不是规范,规范如何我不清楚。。。。

我说的是他们告诉我的。。。。。。他们觉得供电连续性重要。。。。。

尺短说的是不是规范。。。。。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2-12 20:27:58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1-2-12 20:59 编辑

发生接地故障,应该跳闸;

发生漏电故障,为了保证重要负荷供电连续性,才会“不作用于跳闸而是作用于信号。。。”。

是不是这样说,比较好理解?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2-13 10:23:42

尺短寸长: 说来听听,谁告诉你的?E币 + 8 ———— 也没说这么清楚,就一个意思。。。

发生接地故障,———— 你说的高压还是低压。。。。。。

发生漏电故障,———— 你说的高压还是低压。。。。。。

都没听说跳闸。。。。。都不在乎。。。。。。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也不很清楚,没跟我说清楚。。。

话是这样的:保护啊,怎么不保护,不保护死人的。。。。不跳闸,哪里用跳闸,不要跳闸,跳闸损失太大。。。。。。。。。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2-13 10:24:46

不执行规范的行为多了去了。。。。。。都是认为自己有的是道理,规范没有道理的。。。。。

哈哈哈哈。。。。。好玩吧。。。{:4_112:}

所以我对不执行规范,非常那个啥,我说不好。。。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2-14 17:24:57

引自35楼的发言:
   过、欠电压主要还是针对家用电器的保护,实验证明:家用电器在额定电压偏移50V时,运行5S不致于损坏。 因此过、欠电压启动值可以设定在:160V~175V和260V~275V

   请教:

   实验证明的出处:来源何种技术文献?
   5S是很熟悉的数据,如果变成50S、500S、2000S时,在额定电压偏移49V时家用电器还不致于损坏吗?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2-14 17:26:10

引自35楼的发言:
   过、欠电压主要还是针对家用电器的保护,实验证明:家用电器在额定电压偏移50V时,运行5S不致于损坏。 因此过、欠电压启动值可以设定在:160V~175V和260V~275V

   请教:

   实验证明的出处:来源何种技术文献?
   5S是很熟悉的数据,如果变成50S、500S、2000S时,在额定电压偏移49V时家用电器还不致于损坏吗?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2-14 17:39:04

不是我卖关子了,老诚还在挤兑我呢。。。。。。等老诚把我缺的东西补齐了,再说。。。。。。。

入门者,你先等等。。。。。好吧。。。。。耐心些哦。。。。。要不,老诚来回答入门者的问题。。。。。

可能我语文水平有限,技术水平更有限。。两边帖子我都说了半天,入门者不好接受。。。。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2-15 19:18:10

引自51楼的发言: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口水。。。
   太对了,还应记住一个伟人的名言: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5S在线路短路热稳性校核中出现过,同时还出现短路电流 I ,但这 I 不是线缆持续载流量,二者相差很大。同理,偏移50V也不能用作保护电压取值,真实的保护电压与这偏移50V也差得远呢!
   所以, 过、欠电压启动值可以设定在:160V~175V和260V~275V的结论是错的。 这是不附合实践,也是不起保护作用的数据。这是不按国家标准要求的必然结果。
   不能用正确的实验结果,推论出错误的结论。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2-16 10:07:40

160V~175V和260V~275V的结论是错的。———— 哦,那对的是什么。。。。。。

真实的保护电压与这偏移50V也差得远呢!———— 这是不是意味着实验错了。。。。。

不能用正确的实验结果,推论出错误的结论。———— 你不是连实验结果都否认了吗。。。。。

你后面认为实验结果是对的。。。。。而认为结论是错的了。。。。。对吧。。。。

哦,你说的都很对,入门者。。。。。。你把对的和错的都分清楚了,然后告诉大家吧。。。。。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2-18 18:57:11

与你讨论问题真吃力,连“5S在线路短路热稳性校核中出现过,同时还出现短路电流 I ,但这 I 不是线缆持续载流量,二者相差很大。同理,偏移50V也不能用作保护电压取值,真实的保护电压与这偏移50V也差得远呢!”也理解不了,再详细解释一下。

   “5S在线路短路热稳性校核中出现过,同时还出现短路电流 I ”这分句没有问题吧!第二分句的线缆持续载流量是《低规》过负荷保护第一个公式   IB≤In≤IZ中的最后字母 IZ ,这是确定保护电器额定值 In 的依据,In 必须小于等于 IZ 。一种线缆在5S 内允许的短路电流 I 肯定不能与允许长期通电的 IZ 相等。而且 I远大于 IZ 。这是第一句第三分句的意思。第二句,同样,5S内允许存在的电压 偏移50V它相当于线路过负荷保护公式中短路电流 I ,应该有相对应 IZ 能长期承受的电压值存在,而且与过负荷保护一样,二种电压值相差很大。

    所以入门者认为实验证明是对的,把在 5S 允许电压,推理成在长时间也允许存在的电压是错的。

    实验证明是你提供的,44楼 yueyue 已指出了存在问题,他(她)没有深入下去,而我只是观点相同接班而言。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2-18 18:59:08

引自55楼的发言:电动机保护和住宅内的电气保护本身就有各自特点,不可混为一谈。

   这句话也是对的,大电动机还在用热继电器等传统的保护型式,而大宗家用电动机多年前已采用更先进微电脑加熔断器双重保护了。而且保护精度更高、更全面,空调连断电后延时再启动功能也有。(随着技术进步,与本地多数变配电所都采用了微机保护一样,电气设计者的理念已在改变,不能停留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2-18 19:01:33

提供8年前的一份资料,《家电维修》2003年第11期(合订本第680页),“空调器的保护系统分析”一文中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在采用微电脑(CPU)控制的空调器中,为了保护压缩机和制冷系统等重要部件,常在电路上设置了相应的保护系统。
   一、压缩机的保护电路
   1、延时保护----空调器在停机后,制冷系统的高、低侧压力不会立刻平衡,此时压缩机不能启动,在CPU控制的空调器中,都设有停电后再供电时,对压缩机有3~5钟延时供电保护。
   2、过热保护----在空调器外壳的接线端上,常设有过流过热保护器,有的过热保护紧贴在压缩机内部电机的绕组上。当压缩机的工作电流过大或温度过高(高于85度)时,过载保护器会断开压缩机电机电源,进行保护。待保护器冷却后又闭合,再次给压缩机供电。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2-18 19:05:13

3、过流保护----在许多型号空调器的控制电路上,还设置了压缩机电流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送到CPU中,若电流过大或过小,CPU会发出指令使空调器停机。
   
   再提供一款空调维修资料,《家电维修-大众版》2010合订本第149页,“海信KFR-3601GW/BP交流变频空调电路分析与检修"中有关内容----“(室外机)单片机通过一个过零检测信号来判断室外电源的有无;通过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电路来进行过压和过流保护等。”

   不知那位电气专家说过,保护电器不是愈装多愈好,愈多故障愈多,也会愈不安全。就家电电动机保护而言,如在更重要的变电所已用微机保护再不需再增设用传统继电器作保护一样,在户箱内再设置技术比微电脑落后的过、欠压保护器三重保护是否必要,需考虑了。

    如果家电压缩机电动机都有断电后延时再启动功能,还有哪些家用电器需要延时再启动功能,“住宅分户箱进线开关的欠电压脱扣器是否要有延时功能?”的讨论还有多大现实意义。

   因为中性线断线,会同时出现过电压和欠电压,过电压有电压击穿问题,还没有更好办法。只要过电压保护动作后,一般欠电压也消失。即使还有低电压存在,正如入门者在“住宅户箱设欠压保护准备好了否?”帖子114楼发言:“不能用没有用的欠压保护器人为地剥夺用户的用电权利,不能人为地限制众多在低压时还能为用户服务的电器使用。”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2-18 19:11:08

入门者,你的意思无非是住宅中的家用电器无须另外采取欠电压保护措施而已。。。。对吧。。。。

你不执行这条规范,对吧。理由是:还不到执行的时候或者是无须执行或者是执行不了。。。。。对吧。。。

二十年前,大家也都觉得漏电保护没必要的。。。。。。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2-18 19:13:12

实验证明是你提供的,44楼 yueyue 已指出了存在问题 ———— 你是认同这个问题的存在的了。。。。

与你讨论问题真吃力 ———— 我也觉得是。。。。。

哈哈哈哈。。。。。你慢些说,好不好。。。。。。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住宅分户箱进线开关的欠电压脱扣器是否要有延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