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程懋堃先生的一篇文章
本帖最后由 菜鸟求学 于 2025-7-20 17:31 编辑程懋堃先生是我国建筑结构力学领域里的大家,程先生生前有丰富的工程实践以及文章思想传世……程先生的简介,可见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8%8B%E6%87%8B%E5%A0%83/1827107
这篇文章是谈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待规范标准的态度,对建筑电气工程也有启迪意义。 这位老先生好神奇的经历。。。52~54年还进私营公司。。。51年就三反五反了。。。 x01oct 发表于 2025-7-21 08:28
这位老先生好神奇的经历。。。52~54年还进私营公司。。。51年就三反五反了。。。 ...
三反五反不是针对资本家产权的。公私合营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qaq 发表于 2025-7-21 08:36
三反五反不是针对资本家产权的。公私合营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三反是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五反就是针对私营工商业工作者的,不过么,这个话题不宜展开说,且与电气无关,还是就此打住吧。。。 老先生的观点无疑是有长期工程实践和宽广的技术视野为基础的。但对应当下的现状,很容易被那些“省省省”的甲方当成偷工减料的借口。
更明确一点,似乎这样表达更能扬长避短:规范的技术要求不能突破,但具体的技术措施(或指标)不一定不能突破。
比如电压偏差+-5%,如果全是宽电压范围的设备,比如LED灯或者宽电压范围开关电源电子设备,这个指标不应作为否定条件。 x01oct 发表于 2025-7-21 08:46
三反是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五反就是针对私营工商业工作者的,不过么,这个话题不宜展开说,且与电气 ...
对对对。。。。。{:1_491:}{:1_476:} dqaq 发表于 2025-7-21 08:59
老先生的观点无疑是有长期工程实践和宽广的技术视野为基础的。但对应当下的现状,很容易被那些“省省 ...
我其实是特别想知道,电压偏差可以解决,但是短路灵敏度咋办?相地还有RCD可以用,相N咋办?不需要考虑相N短路?似乎没有规范说不需要考虑这种情况。。。 x01oct 发表于 2025-7-21 09:10
我其实是特别想知道,电压偏差可以解决,但是短路灵敏度咋办?相地还有RCD可以用,相N咋办?不需要考虑相 ...
一些特殊情况下,电压偏差超过5%,保护灵敏性也可解决。比如路灯(或道路光彩工程)这种分布性负荷,可以在中间再加一只低断,额定电流可降低,瞬时脱扣器动作值也相应降低。或者中间加只熔断器都行。这种方案我在一个滨江路光彩工程中算过,但最终没能实施。原因是装中间保护电器那只配电箱没地方挂,产权和高空作业问题。 老先生写得这些很有意思,反应了当时专业技术人员的一些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估计是适用的,但是放在现在是否适用?我看不一定。。。
举个其他行业的例子,我觉得倒是有可能更符合现在的情况。
医疗
小孩发烧
以前怎么做?
我小时候去看病,大夫问问体温,在大夫那里如果正烧着,就顺便测一下提问,听诊器听一下肺部声音,判断一下是否有肺炎趋势;看看喉咙,是否扁桃腺发炎。。。大多数情况就到此为止了,开药,比如6针青霉素。。。
现在怎么做?(也不能说现在,基本上15年前吧)
小孩发烧,每次去医院都是,看大夫,开化验单,血常规+胸X光,等1小时拿结果,大夫看血常规的白血球等参数判断是病毒还是别的,然后看胸片有没有肺炎。。。
大夫自己不靠这些判断不出来么?他当然判单的出来,八九不离十,但是,但是,但是,没证据啊?
要保留证据,要保留判断的依据。我n年前就在网上说过,医闹越多,医疗检查项目越多,医生恨不得把能做的都做了,就怕以后医疗纠纷扯不清楚。
换到设计也是一样,大家现在真的是依据科学/学科原理来设计么?
我看不见得,都是为了免责{:1_473:}
国外那么多建筑,没有消防设备电源监控,没有电气火灾,没有A型集中电源,没有防火门监控给,没有余压监控,不也用了那么多年,国外电气火灾明显高于国内??{:1_473:} 什么A型B型、集中非集中的,这些都是技术方案,关规范几毛钱事?管太宽了。关键是规范凭什么提出并限定这些技术方案?换一种不行吗?如果说不行,不行在哪里? 这位先生叫程yikun? 电气的标准国外标准最终落地在具体的电气产品上 我们画个施工图!非要装叉是落在设计上!我们设计了个啥? 探讨压降 RCD? 这些都是可以落到设备上的!不是设计出来的!市面上买就行了!根本不要设计人员设计! 国外建筑电气落地也是靠 hand book(国内技术措施就是中国化的HANDBOOK) 各位你们画的是施工图!不是设计图! 到现在我还是认为最好的一本书就是技术措施 真正的HANDBOOK 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贾行家 发表于 2025-7-21 11:18
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 ...
hastings 来个人翻译一下~
有什么好翻译的,没看见楼上就有黄巾军吗{:1_491:}唇枪舌剑,终治开乱{:1_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