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22078|回复: 33

[规范条文] 跟风发个正面的函:防雷规范编制组回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1 2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之前版上提过一个问题.讨论无果,接受尺总的意见.给防雷规范编制组发了函.
虽然时间有点长,防雷规范编制组还是很负责任的回函.
拿出来给大家共享,或有需要.
QQ图片2016092121114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50 收起 理由
admin + 50 感谢您的分享!感谢您的跟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21: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zdq.net.cn/club/thread-30814-1-1.html
这个是之前问题讨论的帖子.
     
发表于 2016-9-21 22: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不能把完整的贴出来观摩观摩啊
     
发表于 2016-9-22 08: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问题
依旧看不出内庭院在何种情况下应该设还是可不设引下线。回答得语焉不详:
连廊的宽度2m~3m,可无需在内庭院一侧设置引下线。
连廊的宽度大于多少米,应在内庭院一侧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引下线?或连廊的宽度再大,也可依旧可不设引下线?
PS
当然,除连廊外的其他建筑物,无疑应在其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引下线。

第二个问题
算是正面承认4.3.3条、4.4.3条专设引下线的规定条款,缺失了前提条件,这份回复函间接承认了规范规定不够严谨。

但还是应该为防雷规范编制组点赞。{:1_416:}
     
发表于 2016-9-22 08: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不是连廊,而是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内庭院,如果内庭院很小很小——这么说吧,类似一个采光天井,也设引下线?
想想,也不太可能啊。

设,或者不设,其分界线,在哪?
     
发表于 2016-9-22 08: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zdq.net.cn/club/thread-30814-3-1.html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9-4 09:20
举例:

类似楼主连廊形式的建筑物,呈方形,外围边宽 A,内庭院边宽 a,建筑物进深为 b,单位:m。
b=(A-a)/2

1、 a 只有 2m、3m,内庭院设引下线无意义。
2、如果 b 只有 2m、3m,内庭院设引下线有意义吗?

请楼主帮忙顺带询问编制组,对于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上述条件的 a、b 在怎样的边界条件下,才是内庭院设或者不设防雷引下线的分界岭?

防雷规范编制组以一句建筑物……宽度不会仅2m~3m”解决实则没有解决——

我们问的是“如果”。
就算“建筑物……宽度不会仅2m~3m,那么4m呢?4.5m呢?5m6m789m……

请楼主帮忙顺带询问编制组,对于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上述条件的 a、b 在怎样的边界条件下,才是内庭院设或者不设防雷引下线的分界岭?

是楼主没问还是防雷规范编制组没答?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0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6-9-22 08:39
http://www.jzdq.net.cn/club/thread-30814-3-1.html

这个已经问了,没有回答.下面我会贴出我的问题.

点评

哦。估计不想回答或一时难以回答。  发表于 2016-9-22 08:56
     
发表于 2016-9-22 08: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1 走廊围合而成的院子不符合 GB 50057-2010 第 4.3.3 条的规定
改成
1 走廊围合而成的院子无需遵守 GB 50057-2010 第 4.3.3 条的规定

是不是更好更直接更容易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09: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为我给规范的函.规范组确实只是说了2\3米的连廊内侧不需要设置引下线.其它都没有说.
有点小失望.不过,能够回函.也是解决了一个小问题.
比某些规范编制组强太多了.

1.pdf

159.19 KB, 下载次数: 206, 下载积分: E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09: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6-9-22 08:25
第一个问题
依旧看不出内庭院在何种情况下应该设还是可不设引下线。回答得语焉不详:
连廊的宽度2m~3m, ...

第一个问题,我猜测规范组的意思连廊一般都不会太宽.都是周围都是同等类型的建筑,类似于天井类型的.才需要内侧设置引下线.
第二个问题,估计针对我的问题的,如上.不过,看不出什么意思.
能回复,应该点赞了...
发表于 2016-9-22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组回复和规范一样,大家要揣摩揣摩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0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6-9-22 08:55
1 走廊围合而成的院子不符合 GB 50057-2010 第 4.3.3 条的规定
改成
1 走廊围合而成的院子无需遵守 GB 50 ...

我还有个问题,这种连廊本身是否可以不设置防雷设施?
按防雷级别,应该不够三级.这样.引下线都不用设置了..
还有个疑虑,就是连廊和建筑结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分开算雷击次数?
     
发表于 2016-9-22 1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雷电过压的影响,除雷电本身强弱外,最主要的参数之一就是分流系数。从GB50057-2010的附E.0.2的公式来看,起决定性的是引下线的数量(包括内外)。而现在建筑物防雷是以建筑物内筋作为防雷装置,包括了所有柱子。
再讨论在那点要设那点不用设,实际又回到专用引下线的讨论中去。可惜现在防雷审图的观念还是停在那里。

点评

现在很多防雷办一定要标出引下线.  发表于 2016-9-22 15:17
     
发表于 2016-9-22 1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就是两回事!
发表于 2016-9-22 1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3:03 , Processed in 0.07376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