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7985|回复: 6

[问题探讨] 农村老房子没有地线,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 1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小时候的住房没有地线。爸爸是物理老师,他给洗衣机引了一根接地线,一直用到搬进单元楼房。那是在84年,我最早听说了“地线”。

目前,依然存在不带地线(PE线)的农宅,图1是北京大兴区实拍的一处农宅的开关接线。

1.jpg
图1  北京大兴区一处农宅的开关接线


农宅电击防护

1.1  故障保护

根据《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第3.4.1条,农宅的供电宜采用TT系统

按照GB 16895.21-2011 / IEC 60364-4-41 : 2005《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

411. 5  TT 系统
411. 5. 1 由同一个保护电器保护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连接至共用的接地极上。

411. 5. 2 在TT 系统中通常应采用RCD 作故障保护。

411. 5. 3 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故障保护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a)切断电源的时间符合411. 3. 2. 2 或411. 3. 2. 4 的要求(笔者注:TT系统不超过32A的终端回路,最长切断时间不大于0.2s);和

b)RA × I△n ≤ 50 V

式中:
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和保护导体的电阻之和,单位为欧(Ω);

I△n——RCD 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单位为安(A) 。”

很多农村老房子没有PE线,故障回路的阻抗Zs会非常大,即使设置了RCD,也不太可能满足b)公式。也就是说,缺少PE线的TT系统实际上缺乏故障保护。

同理,少数农宅如果采用两线的TN系统供电,也缺少故障保护。

1.2  附加保护

一旦设备漏电,故障保护不起作用,外壳的故障电压接近220V。如果人体接触带电的金属外壳,相当于直接接触了带电导体。TT系统设置的RCD(户内大多选30mA),能否保证人身安全呢?

根据GB 16895.21-2011 /IEC 60364-4-41 : 2005《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

415. 1 附加保护: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415. 1. 1 在交流系统内装设额定剩余电流不大于30 mA 的RCD ,用作基本保护失效和(或)故障保护失效,或用电不慎时的附加保护措施。

即,30mA  RCD可以做为基本保护和(或)故障保护的附加保护。

然而,根据415. 1.2 ,“不能将RCD 的装用作为唯一的保护措施,也不能为它的装用而取消按照411-414 规定的其中一种保护措施。”

可见,附加保护不能替代故障保护。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故障保护是利用装置本身做为故障回路,因此,只有小部分故障电流通过人体。接触电压需要根据两个接地极电阻情况而定。

b 附加保护是将人体做为故障回路的一部分,因此,全部故障电流通过人体。接触电压接近220V。

当选用I△n =30mA  RCD,按b)公式,得到:

RA≤ 50/0.03 = 1667Ω

即,仅当故障回路电阻(主要是人体电阻)不大于1667Ω时,RCD动作保护。

当故障回路电阻大于1667Ω时(人体电阻一般在500~3000Ω之间),RCD可能不动作,故障将长期保持。此时,不大于30mA的故障电流通过人体,是否安全呢?

其实,危险并未解除,原因是:

1)GB/T 13870.1-2008/IEC/TS 60479-1:2005《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第1部分:通用部分》中30mA的安全阈值是考虑左手到双脚路径的交流电流对人体的效应,对于其他电击途径则未必安全。对低压系统来说,心室纤维性颤动是致死的最主要因素,最终,要看流过心脏的电流大小。

2)即使不大于30mA电流通过从左手到双脚的人体路径,不会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却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脏功能障碍、活动抑制和器官破坏等生理效应。

一份来自美国的资料(表1)显示,人体内通过10mA以上的泄漏电流将不易摆脱,造成持续电击。

表1  电击防护电流等级评估“摆脱”限值百分比
  
电击电流水平
(有效值)
  
6mA
10mA
20mA
30mA
男人
100%
98.5%
7.5%
0%
女人
99.5%
60%
0%
0%
儿童
92.5%
7.5%
0%
0%


小结:

a  人体接触缺乏故障保护的漏电的设备金属外壳,一定会发生电击事故。

b  缺乏故障保护的前提下,30mA RCD的附加保护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不能确保安全。



美国的经验


2.1 GFCI的应用

美国NEC标准也要求,插座的接地端应有效地连接到分支回路的PE线上。同样,美国也遇到过老旧的住宅内两线式非接地型插座,这些插座没有接地端。他们怎么做的?

根据EC&M杂志的专栏文章,美国专家允许采用以下做法:

(1)用一个GFCI断路器保护的接地型插座替换。因为插座的接地端没有接地,所以,必须在插座上用文字标明“GFCI保护”和“设备不接地”。

2.jpg
图2  GFCI 断路器

3.jpg
图3  GFCI 插座

(2)用GFCI型插座替换原插座,并在插座上用文字标明“设备不接地”。

GFCI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即接地故障断路器,它属于美标UL的产品,是和RCD类似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正常的GFCI保护不需要设备接地线(PE线),见下图。

4.jpg
图4  正常的GFCI保护不需要设备接地线

因为,当故障电流为5mA(±1mA)时,GFCI装置立即动作,而此电流远小于使人遭受严重电击或电击死亡所需的电流。如果是我们通常使用的30mA RCD则可能产生危险的电击。

在美国专家看来,有GFCI保护,但没有接地线的接地型插座比没有GFCI保护,但有接地线的接地型插座更安全



2.2  借鉴美国的经验

当年,比格尔迈耶博士为了探索电流对人体的效应,利用自己的身体做通电试验,就采用了GFCI保护电器。可见,这位生物医学工程师对GFCI产品的信赖。

GFCI的输入交流电压为120V/60Hz,不适用于我国的家用电器。我们可以在终端分支回路使用泄漏电流较小的10mA RCD产品,这比30mA RCD产品要安全得多。

然而,农宅的安装条件导致线路泄漏电流差别较大,可能造成10mA RCD误动作。实际上,可以选择其他终端类GFCI产品。

我国也有不少厂商在生产这种GFCI类产品(下文把泄漏电流在5~6mA,断开时间为25ms的高灵敏度RCD称为GFCI类产品),如:

交流220V,泄漏电流6mA的便携式插头系列产品可以用在浴室热水器回路,见下图。

5.jpg
图5  使用中的电热水器GFCI插头

还有,GFCI系列插座类产品,下图为带过载、速断及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座。可以灵活地替换普通墙壁插座。

6.jpg
图6   带过载、速断及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座

结语
农村老房子的用电安全需要引起关注,应加大普及农村居民的电气安全意识,提高农村电工的电气水平。

应有组织、有系统地增加接地线,增设故障保护措施。如果增加接地线不可行,又希望保障人身安全,可选用以下方案:

(1)如果线路自然泄漏电流有保证,可以在终端分支回路选用10mA RCD产品;

(2)如果线路的泄漏电流较大,厂家可为农村用户特别配套6mA  GFCI插头类产品,或者,用户自己可以选择6mA  GFCI插座类终端产品。

拆除线路,增加PE线,增设RCD,改造费用不菲且会造成施工过程中使用不便。不如换用GFCI插座,其特点是,造价较低,改动最小,即插即用,能提供极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2001,10

[2] GB 16895.21-2011 /IEC 60364-4-41 : 2005《低压电气装置第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

[3]GB/T 13870.1-2008/IEC/TS 60479-1:2005《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第1部分:通用部分》

[4]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 Maintenance (EC&M) 2000,12

作者信息:
陈谦,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电气总工程师,机电所所长。




点评

很好很好,感谢陈工和编辑~  发表于 2016-8-1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0: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宾版农房接地问题姊妹篇{:1_416:}
     
发表于 2016-8-1 11: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16-8-1 10:34
宾版农房接地问题姊妹篇

我当时的帖子就被人问到,假如家里没有设置PE线但安装了30mA的RCD,在人直接接触相线的情况下,RCD会动作(RCD作为直接接触的附加保护);但如果人接触了带故障电压的设备外壳,也不会有危险,因为超过30mA电流RCD就动作了,低于30mA虽然RCD不动作,但小电流对人体也没有伤害啊~~

----我竟然无言以对,看完陈工的文章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6-8-15 13: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终于看到可实施的方案了。
     
发表于 2016-8-15 15: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renhecai 于 2016-8-15 15:55 编辑

说实在的,没看明白文章的意思。
1、文章前面的分析均有道理,但是话锋一转说到:
“GFCI的输入交流电压为120V/60Hz,不适用于我国的家用电器。我们可以在终端分支回路使用泄漏电流较小的10mA RCD产品,这比30mA RCD产品要安全得多。”
这就奇怪了,无论GFCI是否需要接地线,人体电击所能承受的电流是固定的。30mA 对于10mA和6mA 安装效果一样,均会遭受电击但不至于死亡。为什么10mA的漏电保护器就比30mA更安全呢。
笔者也明知道10mA的漏电电流会导致误动作,然后最后又推荐6mA的开关,实在不知所云。
2、若笔者质疑30mA 有可能对人身安全有隐患,不能完全保护,那么和农村有无接地线一点关系都没有。应该讨论的是人体与电流的曲线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0:08 , Processed in 0.10681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