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0090|回复: 9

[求助] 施耐德 NSX 断路器脱扣曲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9 08: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请教施耐德 NSX断路器 脱扣曲线问题

   热磁的磁脱扣只有一条直线,是否意味着没有上、下限了〈如微断的 5~10In〉。精度能达百分之几。

   电子脱扣器的过载保护,确定整定值后的动作误差〈不脱扣与脱扣〉是否仍为1.05~1.3In。〈ABB是1.1~1.3In〉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09: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上有没有施耐德电气的同行

   你们应该像 旺点电气 上的ABB公司的 帕特里克 一样,介绍公司产品的特点,要大力推广产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断路器制造误差的影响

   1. 例 Ij=30A,一般用工业断路器,设In=32A,考虑到制造误差,约定脱扣电流为1.3In,即1.3*32A=41.6A,选线缆的持续载流量,必须大于等于41.6A。这意味着冗余量很大。
   如果制造误差能做到1.15*32A=36.8A,甚至做到与约定不脱扣电流同值,即1.05*32A=33.6A,与41.6A相比要小得多,有时电缆可选用小一档。
   2. 限制过载,远远低于1.45In的电流,因过载使电缆绝缘提前老化现象大大减轻,降低火灾因老化的发生率。
   3. 短路灵敏度校验,不管实际采用的断路器脱扣电流多大,都用约定脱扣电流校验,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若制造误差能缩小,那可使线缆的最小长度也可能可增大。
   4. 过负荷第二公式或许也可改写了。
发表于 2013-10-21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0-21 10: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者所焦虑的相信有不少人都有过,暂时当做浮云吧。

电缆有短时的过载能力,承受时间跟过载倍数和电缆本身特性有关,比如1.45被额定载流量下,可以承受多长时间,这个t是不是能保证大于保护动作时间T?,1.3倍的时候t又是多少?电缆厂家来保证靠谱不?
发表于 2013-10-21 1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是1.15和1.05更靠谱些,毕竟是设备热起来之后才会发生持续长时间过载。不用太担心1.45

十年前,1.05百分之九十没问题,现在就不太敢说了,截面是否能达到标称值?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16: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载能控制较低的程度,过热量受到限制,对延长电缆的寿命,应该会带来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16: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时间过载的可能性及一些场合

   民用建筑,由于用途变更引起过载,商业用房小小的20m2左右的店铺,原配电线不大,后用作饮食店,空调加加工机械,会过负荷运行,必须要过载保护。有些网店,由于使用大量电脑,也必须要有过载保护给于限制。
   老小区的住宅有的户内线是1.5mm2线,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加也必须设过负荷保护。
   新设计的住宅,也不能保证在同时开启大功率电器,不发生过载现象存在。

   工业建筑照明电路,由于由于补偿电容失效,会使电流成倍增大,也不可忽视。〈小电器五金店内的补偿电容是常备元件〉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16: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5mm2的BV线在30度环境温度明敷导管内敷设单相持续载流量为24A,但根据目前断路器的误差,不敢用In=20A的,如果断路器误差能做到,约定不脱扣电流为 1.1In,约定脱扣电流为 1.11In,那么用 In=20A就不成问题。

  同样道理,单相供电线为 BV10时,可设 In=50A不成问题。

  线缆的利用率提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16: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路瞬断保护,以微断C型磁脱扣器为例。

   二种产品,一种约定脱扣电流为5~10 In,另一种约定脱扣电流为5~6 In,我肯定采用后一种。约定脱扣电流为5~6 In的灵敏度可提高不少,在同样灵敏度条件下,或可增加供电距离,或可减小导体截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7:41 , Processed in 0.06936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