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sgf2002

[电气资讯] 上海供电新规变化知多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7 1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倒,468的时代过去了。
     
发表于 2012-11-27 15: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lina008


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08: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wsayd

WSAYD兄弟别忘把江苏设计院的一些宝贵应对经验给上海的同行介绍介绍
发表于 2012-11-29 0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sgf2002

在目前住宅区配电设计工程中,江苏电力公司要求电力设计院严格按设计导则和典设套图,又要服从当地供电公司的相关规定,在设备电缆选择上只能采用省电力公司物资材料库的现有备品。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已被束缚,实际上变成了材料统计和物资申报而已。但典设只有几种,不能覆盖所用工程类型。所以才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不管是多层住宅,还是中高层或高层住宅,不管是配电室在楼外,还是在楼内,用户电表箱电源侧的配电电缆一律只提供4芯铠装电缆;当在高层住宅电气竖井内采用母线槽配电时,物资材料库也只提供4线母线槽。当你需要TN-S配电时,你该怎么办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3: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wsayd

电力设计标准化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对于以前由电力公司下面具体负责人员说了算的情况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有利于改变电力公司电老虎的形象,
但建议电力公司多与电力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交流,积极改进技术标准化不妥的地方

您的问题:  需要TN-S配电时,该怎么办 ----另外敷设一根专用PE线是否可行?
发表于 2012-11-29 14: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采用TN-S配电时,保护导体可以不属于电缆的一部分或不与相线共处于同一外护物之内。但保护导体的配置应符合
GB16895.3-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
543.6 当过电流保护电器用作电击防护时,保护导体应合并到与带电导体同一布线系统中,或设置在靠它们最近的地方。
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8.2.6 当过电流保护器用作电击防护时, PE 应合并到与带电导体同一布线系统中,或设置在靠过电流保护器最近的地方。
    另外敷设一根专用PE线是否可行,要看它是否具有电气连续性、截面是否满足热稳定要求、是否满足接地故障保护灵敏度要求。而实际工程中,由于物资配送的限制,往往要么仍采用TN-C-S配电(表箱后N与PE导体才分开),要么就采用电缆铠装层或母线槽金属防护壳及一根40*4镀锌扁钢兼作保护导体了。
     
发表于 2012-11-29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另外敷设一根专用PE线是否可行,要看它是否具有电气连续性、截面是否满足热稳定要求、是否满足接地故障保护灵敏度要求。而实际工程中,由于物资配送的限制,往往要么仍采用TN-C-S配电(表箱后N与PE导体才分开),要么就采用电缆铠装层或母线槽金属防护壳及一根40*4镀锌扁钢兼作保护导体了。
------要么就采用电缆铠装层或母线槽金属防护壳及一根40*4镀锌扁钢兼作保护导体了。恐怕不妥吧?!
发表于 2012-11-29 15: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所以说存在问题啊。
发表于 2012-12-12 0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住宅120平以下每户按8KW设计,配置很高了;辽宁大连地区住宅120平以下每户按6KW设计.
发表于 2012-12-12 09: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谢谢。
     
发表于 2013-1-4 21: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谢谢。
     
发表于 2013-2-1 16: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把这个上海市电力公司 新建住宅区供电配套工程技术导则(试行)也放进去。谢谢!
发表于 2013-3-26 13: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看它收费的标准{:smile:}
     
发表于 2013-6-19 09: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
感谢分享这么好的东西
上海的工程真不好做
发表于 2013-6-20 07: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有这个文件附录部分的电子档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19 05:18 , Processed in 0.0745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