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与遭遇出口“寒冬”相比,国内光伏业的高能耗危机更让人忧心。“多年来,中国人花着高能耗,加班加点为老外节能,太阳能光伏产业这种 发 展 模 式 已 到 了 该 反 思 的 时 候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将这种现象喻为“人吃苹果我食渣”。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光伏产品生产过程中,硅提纯阶段能源消耗量最大。以生产阿特斯功率240瓦的C S6P组件为例,硅冶炼、硅提纯、硅锭及硅片制造、电池品制造、光伏组件制造等阶段的耗电量大致分别为38度、398度、64度、39度和5度,全程耗电544度,而这可以让2.2瓦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发光120年(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如果这块组件被安装在光照二类地区,耗电量将在1 .9年内收回,并在未来的20多年间,大致产生12098度绿色电力。
“这种短期能耗投入与长期能源节约的比率看似有力证明了太阳能光伏是节能产业,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产品的效用要以消费地来衡量,而不应以产品生产地来计算。”林伯强说,外国消费者使用光伏产品,确实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但中国却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说太阳能光伏是新能源,对中国来说现在是伪命题。”
而光伏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去年,浙江海宁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就因为污染环境被当地政府部门通报。去年8月,晶科能源周边河道发生大批鱼死亡事件,当地村民认为是晶科能源污染所致。事实上,去年4月,晶科能源的排污口就已经出现超标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已经责令公司整改,但整改不彻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