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abc

最常见的住宅配电干线系统,有图有真相。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 13: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入门者


    呵呵,,好办法呀!
发表于 2011-5-3 13: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治学以诚


    你这数字 怎么得来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16: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治学以诚

请问诚班,可不可以用YJV-5*35电缆来代替YJV-2*70+1*35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16: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本人也做过类似项目,做法如下:

    1. 一条母线槽不合理,总功率为28KWX28=784KW,按需要系数0.4,功率 ...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4-30 11:22 [url=http://www.jzdq.net.cn/club/redirect.php?

能给个目前密集型母线槽和电缆的单位米电流价格参考吗?
发表于 2011-5-4 0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c 于 2011-6-9 09:51 编辑

通过对以上回答的总结,楼层电表箱的布置形式编制了三套方案,供大家点评:
方案一:
所有设备都在电气竖井内安装;三层设置一个插接箱,在中间层设置总配电箱兼本层电表箱,上下层各设电表箱,见下图:
此方案与标题方案比较,其优缺点:
1、每三层设置插接箱,三相分配平衡;且减少了插接箱及漏电保护开关两套;
2、缺点就是增加了一级保护断路器;
3、在电表前设置开关,容易被偷电。

方案一

方案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9: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案二:
所有设备都在电气竖井内安装;三层设置一个插接箱,在中间层设置总电表箱,上下层不设电表箱,见下图:
此方案与标题方案比较,其优缺点:
1、每三层设置插接箱,三相分配平衡;且减少了插接箱及漏电保护开关两套;造价最低;
2、缺点就是三层设置电表箱(IC卡电表),不方便用户插卡取电;
3、将面对电井尺寸紧张的问题,还需采取其他措施;

方案二

方案二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9: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案三:
所有设备都在电气竖井内安装;三层设置一个插接箱,每层各设单相电表箱,见下图:
此方案与标题方案比较,其优缺点:
1、每三层设置插接箱,三相分配平衡;且减少了插接箱及漏电保护开关两套;
2、缺点就是电缆总截面增加;

方案三

方案三
发表于 2011-6-9 1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功率因数不对,电表规格、开关、线路均不对。
发表于 2011-6-9 11: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条文说明:
二、考虑家用电器的特点,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按0.9计算。
发表于 2011-6-9 11: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8kW户型,计算电流是多少A?
应配电表规格?
开关、电线规格?
发表于 2011-6-9 11: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个电表前应加一熔断器。
     
发表于 2011-6-9 11: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gblgb


有的地方不加的,熔断器。
     
发表于 2011-6-9 1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abc 于 2011-6-9 12:19 编辑

首先,我觉得并不像楼主说的这是最常见的系统图。据我所知,北京住宅已经很少用插接母线了,或者说已经不用了,我知道的河北,内蒙,辽宁,山东等北方地区也基本采用电缆敷设。另外抛开母线不说,我也看不出电表有什么浪费的,现在很多城市都是智能电表,插卡式的,每户管每户,电表就在本层,难道说我住15楼,插卡还要跑到10楼吗?单从这点我觉得设计还算合理,没有什么浪费。至于三相平衡问题,我同意其他人的意见,理论上平不平的无所谓,你设定他8KW,他难道就肯定用到8KW吗?
     
发表于 2011-6-9 1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这样,考虑的再细致管什么用,钱也不多给一分,也没人说你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4 07:15 , Processed in 0.0748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