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治学以诚

20米问题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7 1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技术问题:等电位问题。
“因为乘客跟飞机机身等电位了,所以雷电电不死”,以此来证明等电位的重要性。这非常值得推敲……谁说乘客肯定跟飞机机身等电位才得以安全无恙的呢?
     
发表于 2011-4-17 1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1-4-17 16:57 编辑

第四个问题:一点接地。
对于点多面广的常规住宅和公建,“一点接地”与否的影响甚微,完全可忽略不计(改革开放以来30年不都是这么过的?);它仅对于高度精密、高度敏感的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有一定影响。
     
发表于 2011-4-17 1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个技术问题:四极开关。我也赞同慎用。
     
发表于 2011-4-17 11: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个问题从科学角度分析清楚,就是一大功德了。
     
发表于 2011-4-17 11: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个技术问题:水泥封电极问题。
这绝大多数场合,不算一个问题,因为混凝土吸水性很强,到达4%是常见的,因此,用混凝土基础包封接地极不会出大问题(想想我们几乎每个项目都是采用建筑物基础作自然接地极的哟)。
当然,极其干旱地区是否例外,待考证。
     
发表于 2011-4-17 17: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防雷规范第3.3.5条(2000版)及其条文解释说的很清楚:
“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
发表于 2011-4-17 18: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三个技术问题:等电位问题。

      我认为等电位对人生安全起重大作用,因此《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4.4.4条: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联接:1、PE、PEN干线。2、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3、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4、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
      现实中也有具体例子可以证明:电车触了高压线(引自百度)

 为催收货款从四川眉县来到重庆的陈建明,不会预料到此次山城之行会成为他的死亡之旅。1995年9月18日正午10时40分,当他乘坐重庆市公共电车公司的402路4084号电车行致小龙坎车站时,电车集电杆(俗成“车鞭”)从电车网线上脱落(俗称“脱鞭”),触及路旁变压器高压线。他下车时被1万伏高压电流击中,在送往医院途中殒命。
  “9·18”对年仅5岁半的寥克力小朋友来说却是终身痛苦的开始。这天下午6时许,他从学前班放学,跟随爸爸寥俊光登上了重庆市公共电车公司的405路4041号电车。行致重庆宾馆路段时,电车集电杆脱鞭,触及路旁变压器。他同爸爸刚一下车,即被耀眼的电孤光所笼罩。5岁半的孩子永远失去了刚刚学会握笔的右手和几乎整个右臂。残留的左手也被严重烧伤。寥俊光也受重伤。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即都是人下车的一瞬间被电击,而人在车上时并无电击现象。因为金属车体为等电位体,车体于地之间为不等电位(由于轮胎的隔离),因此虽然车身碰上高压线,车身对地成高压,但车内各金属间为等电位,因此人在车内并无危险。
     
发表于 2011-4-17 19: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电位当然很重要。但是飞机里的乘客肯定跟飞机机身等电位吗?
发表于 2011-4-17 19: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机里的乘客一定是处于一个优良的等电位环境内,只要乘客所能触及的金属导体均与机身处于等电位状态,此时无论人体与机身是否直接接触还是通过其他载体接触(比如:座椅、地毯等),人体都处于等电位的保护作用下,并且此时人体与通过其他载体(阻抗较大的)接触时比人体与机身直接接触更安全。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8 收起 理由
秋石 + 8 明白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17 2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img]
发表于 2011-4-17 2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file:///E:/360data/%E9%87%8D%E8%A6%81%E6%95%B0%E6%8D%AE/%E7%94%A8%E6%88%B7%E4%B8%B4~1/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发表于 2011-4-17 2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不知道CAD中图示如何发上来
     
发表于 2011-4-17 20: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17 2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不知道CAD中图示如何发上来
yueyue 发表于 2011-4-17 20:37


你可以将CAD转化为图片格式后再上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9 19:42 , Processed in 0.0969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