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6 2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保护线导线,文中给出θ=300℃。对于相线导体,文章中说θ要小许多。没有给出具体值。笔者认为是最大允许温升,如我们国家标准规定的65℃或90℃。文章中说“(I/A)合理精度应小于0.25” {(I/A)should be less than 0.25 for reasonable accuracy}。I/A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因为系统的最大短路电路是一定值,导线截面积增加,I/A比值下降。这一规定应是第4.2.2条条文说明(略)“此式还考虑了芯线截面、短路电流以及短路电流作用的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出处。如果我们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这个比值,显然是不符合电气原理的。
文章认为“从以上方程获得的t值,应始终大于所需的短路耐受时间(短路耐受时间通常是1秒至4秒。)”(The value of t obtained from the above equation should always be greater than the required short circuit withstand time which is usually 1 to 4 seconds.)
由此可证第4.2.2条式(4.2.2)中,t依第一款,“不大于5s”是错误规定。当然也并非仅仅由此可证,由数学逻辑上也可以推导出,这一规定是错误的。不大于5s规定,导体截面积总是可以取得一个最大值,对于任何情况下导体截面不得大于这个最大值,真是岂有此理啊。
二、有关导线过载与允许截流量问题的研究。
1、加热时间常数问题。第六章给出如下公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