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1234|回复: 9

电压降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6 15: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近日,在筑龙网论坛上,看到一位朋友提到:“电压降---指的是线路首端与末端的电压相量差。因为交流线路电流和电压是有相位差的,线路不光是存在电阻r,而且存在感抗x,所以电压降的计算不是简单的代数运算.而是相量运算。
电压损耗(也就是电压偏差)----指的是线路首端与末端的电压代数差,这才能用代数方法计算,所以电压降和电压损耗不是一回事。所以规范和我们经常讲的不得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5%,10%,这是指的的电压损耗(偏差)

如上意思,举例:

1、电阻率ρ           铜为0.0185(欧*㎜2/米 )
                  铝为0.0294(欧*㎜2/米)

2、I=P/1.732*U*COSØ

3、电阻R=Ρl/电缆截面

4、电压降△U=IR<5%U就达到要求了。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 (选铜芯电缆)
  I=P/1.732*U*COSØ=30/1.732*0.38*0.8=56.98A
  R=ρL/S=0.018*800/70=0.206欧
  电压损耗:△U=IR=56.98*0.206=11.72<19V (5%U=0.05*380=19)

但是我又在一个电缆参数列表上看到
70mm2 YJV电缆压降:0.61mv/M
这个数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上述举例中,800米外,是否压降=0.61mv/M*800=0.488V  这个数与实际算出来的电压损耗差距很大啊。

彻底晕了,请各位老师们赐教!!谢谢!
发表于 2010-7-16 2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压降与电压损耗(损失)概念是上有所区别
电压降是考虑相量差,电压损耗是2个电压的数值差。
但电压损耗也不光只考虑电阻 上的压降损失的。
电压降是I*(R+jX),其中I为相量。
变换:
(Icosφ-jIsinφ)*(R+jX)=(IRcosφ+IXsinφ)+j(IXcosφ-IRsinφ)
前面为纵向分量(有些参考书上定义为横向分量),后面为横向分量。
一般用前面纵向分量来代替电压损耗即IRcosφ+IXsinφ
发表于 2010-7-16 2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又在一个电缆参数列表上看到
70mm2 YJV电缆压降:0.61mv/M
这个数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上述举例中,800米外,是否压降=0.61mv/M*800=0.488V  这个数与实际算出来的电压损耗差距很大啊。

彻底晕了,请各位老师们赐教!!谢谢!


一般手册上给出的是有一个单位电流,或者单位功率,单位长度的电压损失值吧,而且 一般会给出特定的功率因素的啊,你给的0.61mv/m我也不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00: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压降与电压损耗(损失)概念是上有所区别
电压降是考虑相量差,电压损耗是2个电压的数值差。
但电压损耗 ...
LTree2009 发表于 2010-7-16 22:16



   谢谢楼上赐教!
  明白了,R=ρL/S,这是纯阻抗值,那么X=R*tgφ
   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了电压、电流相位差或者直接得到功率因数,经过上述计算,矢量和才是准确的压降值。
发表于 2010-7-17 00: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用负荷矩计算明了,不容易出错
发表于 2010-7-17 14: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赐教!
  明白了,R=ρL/S,这是纯阻抗值,那么X=R*tgφ
   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了电压、电 ...
elegantyuer 发表于 2010-7-17 00:41


R电阻,X是电抗,要查相关手册或其他数据表来确定的。我估计您是看成*了

再变换一下:
I=S/U=(P-jQ)/U
电压降=(PR+QX)/U+j(PX-QR)/U
前面的分量(PR+QX)/U与你要计算点的参考电压U相位一致,一般用这个分量来估计电压损耗。
后面的分量(PX-QR)/U与你要计算点的参考电压相位差90度,一般计算忽略掉。
你要画个相量图就清楚了。
这个方法与我在2楼说的差不多,只有计算用的参数不一样,都是一样变压过来的。
手册上有些简化了的公式,也是从这原始公式变换过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6: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能指引一下,我最好应该去学习哪本手册或者参考书吗?如果这到的话,请告诉我书名啊!我想系统的学习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发表于 2010-7-18 17: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用的比较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1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手册,其中针对终端负荷电压损失,提到了“电流距”和“负荷距”两种计算方法,我大概算了一下,结果有偏差,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计算方法了??
发表于 2010-7-19 2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个相量图,用原始的公式变换一下。
电流距,负荷距都是从原始公式变换出来的
而且,理论上都属于简化的计算,肯定有误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30 04:56 , Processed in 0.0781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