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秋石

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1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交流探讨还是不要用不合适的言语,这样既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尊重是交流的基础。</P>
     
发表于 2008-6-7 11: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治学以诚</B></FONT> 在(<I>2008-6-7 9:49:25</I>)的发言<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大鼻山</B></FONT> 在(<I>2008-6-6 15:05:32</I>)的发言<BR>
<P><FONT color=#ff0000>无论室内系统,还是室外系统,目前的设计规范在考虑单相接地故障时,都是要建立在“认定相线跟PE线可靠相通(即单纯金属性短路)”的基础之上,而除此之外的接地故障(如非金属性短路、大接触电阻式的短路、电弧性短路等),目前电气技术难以一一规避和突破</FONT>。因此,现有规范没有对后者防范做出具体规定。超出现行规范去谈什么高尖技术,感觉是自作多情、甚至矫情,其最主要毛病就是缺乏法规支持度和有效说服力。</P>
<P>以罕见故障防范为借口(或理由)、超脱现行规范之囿制,而去建立或佐证自己的所谓新颖论点之任何企图,都是牵强附会、苍白无力、甚至荒唐可笑的。</P></DIV>
<P>此论足可授鼻兄胡扯大将军一职。</P>
<P>接地故障最小的电流0。03A,都要防范,是不是<FONT color=#ff0000>如非金属性短路、大接触电阻式的短路、电弧性短路?</FONT>。零序,漏电火灾报警,照你的观点来看,都是瞎扯淡喽。</P>
<P>把相间短路的电气常识,嫁接在接地故障上。何止是牵强附会、苍白无力、荒唐可笑!!!</P></DIV>
<P><BR>你的不敬在先,我的回应在后;你赠我胡扯将军,我总不能赠你“睁眼瞎”雅号吧:因为我看你总是视而不见我刚说过的观点,而且你总是习惯恶意拆分和曲解我的观点。</P>
<P>我此前说的很明确:“单相接地故障的研究,是建立在相线跟PE线可靠相通”的基础之上的;此时我仍是这个观点。</P>
<P>(1)在TN系统中,现行规范在计算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时,其回路路径只能考虑“相线、PE线、变压器、系统”,其回路阻抗应取相线阻抗、PE线阻抗等阻抗之和,但绝对不应考虑“相线接地了,却未跟PE线接通”的情形。</P>
<P>(2)在TT系统中,现行规范中的单相接地故障之回路电阻RA,也是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电阻与PE线电阻之和,它十分明确规定了:单相接地故障计算,必须(也只须)考虑通由PE线而进行。</P>
<P><FONT color=#f73809>总之,无论TN或TT,在规范的规定里,都是认定单相接地故障要通由PE线而进行计算的。</FONT><FONT color=#000000>至于“未通由PE线而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现行规范固然不会否认其发生,但是鉴于其发生概率和计算的是否便利性,在现行规范里对之未予以考虑,也就因此无须要求设计人员加以防范。</FONT>若过多地考虑后者,只能是杞人忧天、画蛇添足和徒添烦恼;若还用它来作为自己的理论挡箭牌,更是易为别人所哂笑。<BR></P>
     
发表于 2008-6-7 11: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比如,在室内配电时,规范并没有要求谁去考虑生活泵的相线漏电而直接碰触到地板或者塑料管内皮等极端情形。那么,是因为这种情形在现实中不会发生吗?也不是的。但只是它发生概率很小,也不便于理论计算,而且,为此采取的可能防范措施大多不便实施或得不偿失。因此,规范对此才未作强制的防范要求,规范只要求线路末端最小电流,按照金属性短路(即通由PE线)来计算即可,保护电器动作电流还要满足1.3倍灵敏系数。</P>
<P>同样道理,在室外路灯配电时,规范也并没有要求谁去考虑“地下电缆破皮了、相线未接触到PE线而直接接触到土壤了”这类极端的接地故障情形。对于个别人以此极端情形(规范都未要求的)为借口,而去反驳别人观点的,我总是感觉有点滑稽。</P>
     
发表于 2008-6-7 1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治学以诚</B></FONT> 在(<I>2008-6-5 13:39:44</I>)的发言<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大鼻山</B></FONT> 在(<I>2008-6-5 8:59:46</I>)的发言<BR>不多说了,快涉及到核心机密了,o(∩_∩)o...</DIV>
<P><BR><BR>本人生活在小城市,市区主道路南北路六条,东西路六条,总长按12*3km,双面布灯,40米一盏。有路灯12*3000*2/40=1800盏,不知是否使用了鼻兄的核心机密技术。</P>
<P>欢迎鼻兄来小城推广核心机密技术。嘿嘿。</P></DIV>
<P><BR>是老兄亲自设计的吗?采用的是TT还是TN?能否把系统配置说的详细点、再详细点?</P>
<P>不要总当理论家、口头家和论文家。<BR></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大鼻山 在 2008-6-7 12:10:52 编辑过」</div>
发表于 2008-6-7 14: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6-7 14: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6-9 12: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看到了这文章,很有点惊异的感觉。</P>
<P>原来,TN系统在线路“绝缘破坏”的情况下,故障电流绕过无数工程师苦心经营的PE防线,悄然杀人于无形,那么我们辛苦验算的短路电流灵敏度又有何用?!</P>
<P>依此观点,考虑在绝缘破坏较小的情况下的安全性,漏电保护必将大行其道;考虑在绝缘破坏较大的情况下,电器的动热稳定参数岂不更上层搂?!</P>
<P>推而广之,中压、高压的保护的验算方式,是否要推倒重来,书写一个新的篇章?!</P>
<P>在任老深邃、锐利的目光指引下,我们蓦然发现,TN还是那个TN,PE已经不是那个PE了......</P>
     
发表于 2008-6-11 15: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我看完这篇文章第一感觉就是 作者的态度与去年有了改变 向现行国标靠拢</P>
<P>翻翻去年的帖子 高举TT必须论的朋友最近有什么新的看法?</P>
发表于 2008-6-11 16: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秋石</B></FONT> 在(<I>2008-6-7 10:02:39</I>)的发言<BR>
<P>交流探讨还是不要用不合适的言语,这样既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尊重是交流的基础。</P></DIV><BR>     <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ff size=3>完全同意!!!<FONT color=#f70909>尊重是交流的前提基础,</FONT><FONT color=#000000>交流探讨不应用不适当的言语!!!</FONT></FONT><BR>
发表于 2008-6-12 08: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6-12 11: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必须论是一个态度问题 或者是自己的观点</P>
<P>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后努力证明之 </P>
<P>讨论之后证实自己的观点或者改变观点 </P>
<P>是论坛的意义所在</P>
<P>论坛有些人没有自己的任何观点 拿起别人的文章 没有理由 就是说 你看文章去吧</P>
<P>总觉得这篇文章是自己写的</P>
<P>我很想知道 当这篇文章的作者改变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后</P>
<P>某些人又该说些什么?</P>
<P>至于路灯讨论的技术观点 我在去年的帖子里</P>
<P><a href="http://www.jzdq.net.cn/bbs/Show.asp?BoardID=14&amp;ID=1059&amp;TB=1&amp;page=3" target="_blank" >http://www.jzdq.net.cn/bbs/Show.asp?BoardID=14&amp;ID=1059&amp;TB=1&amp;page=3</A></P>
<P>已经充分表达 目前不打算改变什么 所以不多说</P>
<P>PS:对诚版的纯技术讨论表示敬意</P>
     
发表于 2008-6-12 1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想表达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0: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行家,关于工厂室外道路照明采用TT系统的文章,可见《电气工程应用》08年1期李泽平写的《室外道路照明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和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到关于路灯的接地系统的帖子,有人喜欢用必须、绝对来表达,并且喜欢强加于人,两项比较TT比TN-S有优点,尤其是防范故障电压沿PE线传导,因为TT系统可以就地接地。
一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什么都研究透是不可能,多学习真正专家的文章是提高的捷径。总想自己来证明,到最后什么都不精。
发表于 2010-7-21 22: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以上数位大师的讨论,竟没有看出门道来,可见你们的理论高深之极,你们的专业术语我也有些看不懂,还是不去弄懂你们那些地球以外的理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0:13 , Processed in 0.0690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