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清一子敬

[问题探讨] 请问JGJ/T46规范此处的25出自何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08: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777777777 发表于 2024-10-24 15:02
对,不然怎么卖电缆,已经是厂家主导规范了,反正有人能给推,制定专门的规范

这个不知道最后具体是哪个 ...

也许确实如此。就当前施工临电,25、35的电缆用的是最多的,原来都是4+1,现在就得直接5了。
     
发表于 2024-10-25 08: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777777777 发表于 2024-10-24 15:02
对,不然怎么卖电缆,已经是厂家主导规范了,反正有人能给推,制定专门的规范

这个不知道最后具体是哪个 ...

我也是找了2个版本,一个是某微信群里的版本,是跟6#楼截图一样的,16的;
另一个就是住建部发布的版本,跟1#楼是一样的,25的。
     
发表于 2024-10-25 08: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6#这个版本是征求意见稿的话,
意味着有人利用征求意见的最后机会达到了目的。
资本的力量的确厉害!
     
发表于 2024-10-25 08: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guichao66 发表于 2024-10-25 08:51
如果说6#这个版本是征求意见稿的话,
意味着有人利用征求意见的最后机会达到了目的。
资本的力量的确厉害! ...

肯定是征求意见稿,我有这个版本,前面被人修改伪装成正式版,后面的条文说明还是征求意见稿的样子
     
发表于 2024-10-25 1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x01oct 发表于 2024-10-25 08:58
肯定是征求意见稿,我有这个版本,前面被人修改伪装成正式版,后面的条文说明还是征求意见稿的样子 ...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次尝试。

以后直接5x得了,大家都省事,电缆厂家再出一个电缆长度、负荷、断路器、敷设方式等等一系列的国标图集或规范,就叫《电缆与断路器选型》,各个厂家一起上,再拉上个设计院,现在规范搞的没下限了

以前某应急照明用36V及以下,说是保护消防员安全,现在又要放宽一点,这就不怕电到消防员了吗?真就是真理只掌握在能发言的人手里面
     
发表于 2025-1-9 09: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电气》2024年12期有陈谦一篇文章,也是针对JGJ46-2024的,关于剩余电流保护设置问题,与其他国标都不一致,且无法实施。
     
发表于 2025-1-9 09: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些年,《建筑电气》是避讳对规范质疑的问题探讨的,现在放开了一些,既是开放的表现,也说明有些标准、规范的某些内容,确实已经让人忍无可忍了。
     
发表于 2025-1-9 0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原来的有变化的,25,35电缆。但资本还至于为这两个电缆出规范?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6: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一子敬 于 2025-1-9 16:15 编辑
dqaq 发表于 2025-1-9 09:32
《建筑电气》2024年12期有陈谦一篇文章,也是针对JGJ46-2024的,关于剩余电流保护设置问题,与其他 ...

前几天EEO微信推荐了这篇文章,我认真读过,然后给同事分享了过去。当时我在做一个电厂项目,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要求临时用电采用三级保护,所以我基本就按GB50194设置的,可是实施过程中也有向46妥协的地方,因为阻力不小。后来我还直接给省安监站打了电话,询问是不是施工项目必须按照46施工,对方回复说不是必须,应根据项目实际来定。这才堵住了很多嘴。
另外,对于您说的“无法实施”,施工现场是如此处理的:三级箱0.1s,二级箱不设置,一级箱(总箱)内不设置总漏电保护器,在各分路下设置漏电保护器(其实是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2s,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0mA。我曾问过一位电气专业出身的老总监,为何不设置总漏保,他脱口而出:设置了就不满足30mA*s的规定了。
     
发表于 2025-1-9 16: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年编制规范实在草率
     
发表于 2025-1-9 16: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qaq 于 2025-1-9 17:00 编辑
清一子敬 发表于 2025-1-9 16:08
前几天EEO微信推荐了这篇文章,我认真读过,然后给同事分享了过去。当时我在做一个电厂项目,合同中明确规 ...

     达尔基尔和柯宾公式,是电击研究的两项标志性成果,但不完全对应现在的工程防护标准。
      陈谦的文章,文献功夫是比较到位的,将按30mA.s绘制的柯宾曲线的来源讲清楚了。其实还有条达尔基尔曲线。这些都是上世纪80年代国内设计院学习国外技术时一些内部资料上介绍过的。但即使是在那个时候,漏电保护都是按IEC推荐的高、中、低灵敏度三条曲线为依据的,这三条曲线与达尔基尔和柯宾曲线都不同。但30mA这个电流值,确实来自柯宾曲线的垂直段,作为高灵敏漏电保护的推荐值。
      可能是JGJ46编写者学习过这些资料,但不够全面,导致标准中出现了有依据、但无法与现行标准配套的条文。这一点上,陈谦的文章说得比较清楚。
      
     
发表于 2025-1-9 18: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tad 发表于 2025-1-9 09:55
和原来的有变化的,25,35电缆。但资本还至于为这两个电缆出规范?

不至于,猜测是想和其他规范表达方式上有区别,结果弄巧成拙罢了。
     
发表于 2025-1-20 13: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乱来,有编规范不引用国标的,有引用国标又瞎改条文内容的,不负责任的、拍脑袋的、掌握话语权的砖家太多。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表3.2.14都已有严格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9 00:30 , Processed in 0.1565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