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szyx9999

[问题探讨] 路灯采用三相四线电缆配电,路灯依相序L1,L2,L3配电,该路灯回路保护开关的极数如何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8 10: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第11章通章未提及相-中短路的灵敏度问题;此外,通读《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全书,你无法查询到相-中阻抗之类的数据。”

据此就得出过电流保护电器不需要校验相-中短路的保护灵敏度,有点过于牵强了吧。供配电系统对保护电器的基本要求是“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这不仅适用于高压配电系统也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之所以突出相-保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保护灵敏度校验,那是因为TN系统中往往采用同一过电流保护电器兼作过电流保护和间接接触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而相-保短路电流不大于相-中短路电流,因而相-保短路保护灵敏度校验合格,那相-中短路保护灵敏度自然满足。然而,当过电流保护电器与间接接触保护电器不是同一电器时,则对过电流保护电器需要校验相-中短路保护灵敏度,对间接接触保护电器需要校验相-保短路保护灵敏度。(注:相-保短路是接地故障的一种特例,即接地点处为金属性短路)
发表于 2012-12-8 1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验断路器灵敏度是不是就是计算Id(最小短路电流)大于等于1.3Iset2(短路脱扣电流),再问下最小的短路电路恐怕是L和PE或地之间的电流,一旦发生接地故障漏电或接地故障恐怕RCD就会跳。个人意见认为只需要校验L-N之间的单相短路电流是否满足Id大于等于1.3Iset2即可,敬请指教。
     
发表于 2012-12-8 1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此就得出过电流保护电器不需要校验相-中短路的保护灵敏度,有点过于牵强了吧。供配电系统对保护电器的基本要求是“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这不仅适用于高压配电系统也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之所以突出相-保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保护灵敏度校验,那是因为TN系统中往往采用同一过电流保护电器兼作过电流保护和间接接触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而相-保短路电流不大于相-中短路电流,因而相-保短路保护灵敏度校验合格,那相-中短路保护灵敏度自然满足。然而,当过电流保护电器与间接接触保护电器不是同一电器时,则对过电流保护电器需要校验相-中短路保护灵敏度,对间接接触保护电器需要校验相-保短路保护灵敏度。(注:相-保短路是接地故障的一种特例,即接地点处为金属性短路)wsayd 发表于 2012-12-8 10:02

你怎么证明和肯定“相-保短路电流不大于相-中短路电流”呢?我倒觉得“相-保短路电流大于相-中短路电流”的概率也不少呢;而且问题还在于,当你想真正计算“相-中短路电流”时,你会发现无阻抗数据可供引用——这就是我2005年开写《路灯》论文以来一直的疑惑。
发表于 2012-12-8 11: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ayd 于 2012-12-8 14:40 编辑

回复 18# 大鼻山

从单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来看,其大小取决于短路回路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电阻和电抗。我们知道单位长度导体电阻主要取决于导体材料和导体截面,而单位长度电抗主要取决于导体截面和导体间距(间距为主要因素)。
    在TN系统中,若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均采用同一材料、截面、安装间距(如配电母线采用L1,L2,L3,PEN,配电电缆采用4芯或3+2芯导体),则此情况下相-保短路电流与相-中短路电流相等。若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不采用同一材料、截面、安装间距(如配电母线采用L1,L2,L3,N,PE,配电电缆采用4+1芯导体),则此情况下相-保短路电流小于相-中短路电流。我说的上述两种情况应该是目前工程设计的绝大多数情况,所以相-保短路电流不大于相-中短路电流。
  至于你说的相-保短路电流大于相-中短路电流的工程设计情况,我没有碰到过。能否请你举例说明?或许你是认为PE导体因多次接地,而使其阻抗降低,因而得出相-保短路电流大于相-中短路电流的结论吧。
  至于如何计算相-中短路电流,《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已有说明。并不困难啊。
发表于 2012-12-8 14: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提供的低压铜母线单位长度每相阻抗及相-保导体阻抗值表实际上是指配电母线采用L1,L2,L3,PEN情况,因而相-保导体阻抗值也是相-中导体阻抗。低压铜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相-保导体阻抗值表也完全适用于计算相-中导体阻抗,只要将保护导体截面用中性导体截面代替查表即可。高压系统和配电变压器的相-保导体阻抗值实际上是指相-中导体阻抗。
   因此,TN系统和TT系统的相导体对中性导体的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与单相对地短路电流计算相似,仅将元件的相-保导体阻抗改为相-中导体阻抗。
     
发表于 2012-12-8 15: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你说的相-保短路电流大于相-中短路电流的工程设计情况,我没有碰到过。能否请你举例说明?或许你是认为PE导体因多次接地,而使其阻抗降低,因而得出相-保短路电流大于相-中短路电流的结论吧。
wsayd 发表于 2012-12-8 11:45

事实上,正是因PE线多次重复接地,在PE和N截面相等时,前者的短路电流要肯定大于后者;而且,有些时候,N线截面可能要小于PE线,因此L-N短路电流也会小于L-PE短路电流。
总之,相-保短路电流和相-中短路电流,谁都可能比对方大。
     
发表于 2012-12-8 15: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提供的低压铜母线单位长度每相阻抗及相-保导体阻抗值表实际上是指配电母线采用L1,L2,L3,PEN情况,因而相-保导体阻抗值也是相-中导体阻抗低压铜芯电线电缆单位长度相-保导体阻抗值表也完全适用于计算相-中导体阻抗,只要将保护导体截面用中性导体截面代替查表即可。高压系统和配电变压器的相-保导体阻抗值实际上是指相-中导体阻抗。
   因此,TN系统和TT系统的相导体对中性导体的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与单相对地短路电流计算相似,仅将元件的相-保导体阻抗改为相-中导体阻抗。wsayd 发表于 2012-12-8 14:52

这个结论也是我探索很久所想得到的,但可惜就是找不到过硬的依据。你认为“相-PEN阻抗”就是指L-N阻抗,难免牵强附会。
发表于 2012-12-8 15: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你考虑过PE导体与相导体之间敷设间距往往和中性导体与相导体之间不一样呢?如开关柜中,PE母线安装在底部,而N母线多和相母线并列。及时截面相同,也不一定电抗相同啊。
     
发表于 2012-12-8 15: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你考虑过PE导体与相导体之间敷设间距往往和中性导体与相导体之间不一样呢?如开关柜中,PE母线安装在底部,而N母线多和相母线并列。及时截面相同,也不一定电抗相同啊。wsayd 发表于 2012-12-8 15:19

由此就更加证明:相-中阻抗和相-保阻抗不可同日而语,都须单列。二者的推算模式及具体数值,可能还相差甚大咧。
发表于 2012-12-8 15: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就更加证明:相-中阻抗和相-保阻抗不可同日而语,都须单列。二者的推算模式及具体数值,可能还相差甚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12-8 15:23



    同意此观点,更显得对低压配电系统末端而言检验相-中短路保护灵敏度的必要性。
     
发表于 2012-12-8 15: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此观点,更显得对低压配电系统末端而言检验相-中短路保护灵敏度的必要性。
wsayd 发表于 2012-12-8 15:28

但是现实中,缺少相-中阻抗数据这一矛盾,你还是无法解决。你还是必须利用相-保阻抗(接地故障阻抗)在搞计算……
发表于 2012-12-8 15: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结论也是我探索很久所想得到的,但可惜就是找不到过硬的依据。你认为“相-PEN阻抗”就是指L-N阻抗,难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12-8 15:15


一点也不牵强啊,你再仔细考虑下。
发表于 2012-12-10 11: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灯采用三相断路器保护分支回路,是否违反民规“10.7.7 在照明分支回路中,不得采用三相低压断路器对三个单相分支回路进行控制和保护。”?
     
发表于 2012-12-10 1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灯(室外)设计不能以《民规》(民用建筑)的10.7.7 为设计依据,套不上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5 收起 理由
大鼻山 + 5 然也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1 14:44 , Processed in 0.0824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