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指示灯只能指向本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方向)?
有人提出疏散指示灯只能指向本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方向),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有什么依据吗?许多设计是借助相邻防火分区疏散的,此时疏散指示灯当然要设指向相邻防火分区了。 这个问题问建筑专业会更合适些。。。。。按照疏散距离来说,本分区的安全出口是本分区最短距离的口。。。。。我这么说大家能接受吗。。。。。
就近疏散,除非本分区的口受阻,否则没必要跑别的分区去疏散。。。。。。
有例外的就是,借助别的分区疏散的分区,所以这个问题问建筑专业比较合适。。。。。
尺短和阿斯合著的文章里有过这样的建议的,很好的建议。。。。。。 个人认为疏散指示应指向相近的疏散系统中安全出口,可以不受制于防火分区的限制 再罗嗦几句。。。。。。
建筑电气,要在建筑物的基础之上做电气,所以要更多的考虑建筑专业的想法,电气是配套专业。。。。。
可不能一门心思的想着自己的电气专业如何如何。。。。。。输送电专业才是主导专业的。。。。
所以我一直在推尺短的那个建议。。。。。。。。 尺短的哪个建议? 应急照明设计前向建筑专业了解建筑专业的疏散考虑。。。。。。
这不是文章里建议的。。。。。。。这个建议很好。。。。。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1-5-20 20:59 编辑
尺短觉得注册会员的建议最好,十分认同:应由建筑专业布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回复 8# 尺短寸长
借这个弱询问:高层很高的顶层疏散,是指向屋顶能上人屋面,还是指下面,在顶层等待救援还是直接往下冲,如果可以疏散到屋顶,那从第几层开算往屋顶疏散,中间层的人就郁闷了,上跑还是下跑? “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使用功能。
“上人屋面”——具有使用功能,例如屋顶停车场、观景平台、屋顶花园、屋顶网球场、电影《叶问2》中的天台等;
“不上人屋面”——不具有使用功能,仅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或可上人检修设备。
无论“上人”还是“不上人”,都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并为检修维护提供方便。
是否设置“上人屋面”,完全取决于建筑功能的需要。
能上人的屋面,不一定就是“上人屋面”! 高层很高的顶层,是否设置火灾时供人员疏散逃生用的安全出口(通过屋顶向另一个安全出口逃生),GB50045安全疏散章节有明确规定,可向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或总师请教一下。 李总还是蛮现代的,叶问2都看了,因一朋友问我是不是顶层疏散指示可以到顶层去,我当时说,在屋顶等待救援,还不如自己跑下来干脆,毕竟人到绝望时候都希望靠自己,屋顶等待直升机救援,当地有没这玩意还成问题,后来想想假如可以,那从中间几层可以往屋顶疏散呢?呵呵 1、楼梯间没有被浓烟封死,一般往下逃生。
2、楼梯间已经被浓烟封死,再往下逃生是送死。
昨天还是前天的晚报就报道住宅楼楼道着火(楼道堆了很多杂物,真是不应该),2人往下逃生,被熏死。而呆在家里等待救援的居民,反而没事。
故:在火灾现场,作出合理判断,很重要(也很难)。 应急照明设计前向建筑专业了解建筑专业的疏散考虑。。。。。。
这不是文章里建议的。。。。。。。这个建 ...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5-20 20:49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建议是阿斯提出的。目前按注册会员的建议做不到的话,就只能按阿斯的建议做。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1-5-21 14:37 编辑
http://news.163.com/11/0519/15/74E701F000014AED.html
3楼夫妻逃往楼道窒息身亡(图)
2011-05-19 15:30:45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本报讯 (记者 徐轶汝)今天凌晨0时30分许,位于曲江路99弄的江桥二村3街坊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住在3楼的一对中年夫妇在逃生过程中身亡,另有一对老年夫妇受伤送院。据居民称,起火点为1楼楼道内的堆放物。楼内其他居民已经被安置到附近旅社。
上午9时30分许,记者赶到事发地,36号楼门前拉着警戒线,两侧堆放着从楼道内清理出的大量灰烬,以及一辆被完全烧毁的电瓶车。居民楼北侧的楼道窗户四周全都被熏得漆黑。
据居民们介绍,最先起火的地点是1楼楼道内的堆物,随后大火往上蔓延。楼道内停放着的电瓶车、木头、纸板箱等堆物接连燃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声音。
302室的女主人发现后,打开门试图浇水灭火未果,便叫醒丈夫,欲从楼道逃生。但两人在楼道内被浓烟所呛窒息,消防队员赶到时,发现两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经120现场急救仍无力回天。
大火中,102室的一对老夫妻受伤,其中男主人伤势较重。这对夫妻当时被大火所阻,两人逃到天井,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奋力扒开天井西侧的砖墙。其他居民听到呼救后,赶紧将两人拉了出来。101室的居民则撬开北侧的一扇防盗窗逃生。
突然而至的悲剧令居民们唏嘘不已。不少人将矛头指向楼道内长期以来的乱堆物。也有人认为,大火并没有对居民家中形成很大威胁,但楼道里有很大烟雾,不宜从楼道逃生。据了解,2楼和4楼以上的居民发现火情后,封闭大门,逃到南阳台等待救援,最后都成功获救。
作者:徐轶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