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防雷建筑均压环的这个12m 是怎么来的?
本帖最后由 maoyu7132 于 2011-5-11 03:53 编辑1.第一类防雷建筑均压环的这个12m 是怎么来的?有没有20m的说法?-------下面第四条里面的那个‘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
2. 还有第二条里面--‘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2m’的这个12m 第3.2.4条 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避雷网时,可将避雷针或网格不大于5m×5m或6m×4m的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避雷网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
二、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2m。
三、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管道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二、三款的要求。
四、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 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均压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干线环路。 第二款,从法拉弟笼的观点看,网格尺寸和引下线间距越小,对雷电感应的屏蔽越好,局部区域电位分布较均匀。
雷电流通过引下线人地,当引下线数量较多且间距较小时,雷电流在局部区域分布也就较均匀,引下线上电压降减小,反击危险也相应减小。
对引下线间距,本规范向IEC1024-1防雷标准靠拢。如果完全采用该标准,则本规范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相应应为10、15、25m。但考虑到我国工业建筑物的柱距,一般均为6m,因此,按6m的倍数考虑,故本规范对引下线间距相应定为12、18、25m。 防雷规范尽量以新标准IEC 62305系列为准. 龙王说的是。
学习了! {:49:} 好 我再好好学习下 {:smile:}看过,学习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