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用词不准确,实际就是忽大忽小的负荷... 哦,这下说清楚了。。。。。 引自7楼老诚老师的发言:对的,我计算后认为是预留了1.62倍超载量。
请教老诚老师:你的计算依据是什么?我一直找不到有关资料,请提供。 引自20楼老诚老师的发言: 如果是1.4,那么说预留是可能能说得通的。
1.4也说不通啊! 如果设计时,取In=1.45Iz,即1.45In=1.45Iz,家用断路器约定脱扣电流为1.45In,就是说,如果过负荷电流长期接近脱口电流1.45In,大于1.4In,而又不到脱口电流,断路器长期不脱扣。所以线缆的耐受载流量必须大于等于1.45In才行。 本帖最后由 LXQ3 于 2011-12-30 16:19 编辑
引自20楼老诚老师的发言: 如果是1.4,那么说预留是可能能说得通的。
1.4也说不通啊! 如果设计时, ...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12-22 10:19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公式2,是针对采用熔断器作过载保护电器而言的,熔断器有个约定熔断电流(或过电流选择比,一般要求采用不大于1.6:1的熔断体).
长时间不大的过负载,将对线路(电缆)造成损害,这是不允许的,电缆的载流量还留点裕度较好;长时间不大的过负载,不是过载保护电器保护的对象与目的。
严重的过负载(意外情况),在短时间内对线路(电缆)造成损害,引起火灾和其它灾害,这种情况是过负载保护电器保护的对象与目的(防止引起火灾和其它灾害)。
GB50054--95规范的第4.3.4条规定,应同时满足二个公式的要求。
上述说明说得不清楚,还是去看一下GB50054--95规范的第4.3.4条规定与第4.3.1条、第4.3.4条的条文说明吧。 这个恐怕不是纯理论的,应该关系到热磁脱扣器与铜导体的物理特性,得由厂家配合实验,用标准曲线的断路器与标准导体反复实验得出结果;至于电子脱口,我认为也是模拟热刺脱扣的反时限特性而来,因此也可以参照热磁脱扣器来整定。
这问题,恐怕得较为权威的开关研究所来回答了 引自22楼发言: 长时间不大的过负载,将对线路(电缆)造成损害,这是不允许的,电缆的载流量还留点裕度较好;长时间不大的过负载,不是过载保护电器保护的对象与目的。
从后半句,是规范的意思,看来持续载流量 Iz 就使导体绝缘材料达到规定温度的载流量了,没有裕度。
容许实际的、长期的运行电流达1.45倍 Iz ,根据发热原理,导体发热量将增至额定值时的2.1倍,导体绝缘材料的温度不知提高到几倍。
规范条文说明:绝缘因长期超过允许温升将因老化加速缩短线路使用寿命。假如,电缆正常使用寿命20年,在长期过载时,缩短到10年,因使用者没法知道的,在10年到20年间将会发生什么后果。能容许?那么过负荷保护是不完全的。
从前半句,又要留点裕度,这与第一条保护公式有矛盾的。留点裕度,从长期能得到有效保护,第一公式的后半部分关系式中,应该有1.45的系数。既然能容许1.45,为什么容不得熔断器的1.6?特非解! 特非解!
1.45,超45%。1.6超60%。都未达到严重过载的超100%,都只是造成因老化加速缩短线路使用寿命。而一个容许,一个不容许,其物理机理是什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