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 16: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入门者 于 2016-6-2 17:07 编辑
回36#楼Tricity: 最小短路电流采用短路末期的导体温度来计算有什么问题?
分2步来分析。
第一步,短路末期的导体温度到底能达到多大。
短路热稳定校验公式 S·S·k·k≥ I·I·t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吧!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以PVC绝缘材料为例,k=115,与很多参数有关,详细见《低规》附录A,里面有2个参数:初始温度与最终温度。最终温度 你也熟知的160度,至于初始温度70度的来源可能不知道了,70度是PVC材料正常运行最高允许温度,这个70度也是指导体实际电流等于满载时的温度,满载意思是导体电流等于导体允
许持续载流量。
以BV2.5为例,热稳定公式不等式左边 S·S·k·k 施耐德叫“热应力”,ABB叫“允通能量”。当短路前的导体温度70度,符合k的初始温度的设定值,可正确地采用k=115。可算出2.5mm2的热应力为 S·S·k·k =2.5x2.5x115x115=82656.25
短路后导体温度能升高多少呢!这处决于热稳定公式不等式右边 IxIxt 的大小,绝对点 IxIxt=0,温升=0。而公式表明,当不等式相等时,导体温度才能从70度升到160度。假设一下,如果不等式右边大于左边时,是不容许的,为什么,这意味着导体最终温度将超过160度,失去了保护。所以温升与 I·I·t大小相关。
再来看C16的约定脱扣电流10xIn=10x16=160A,当然大于160A更能脱扣,灵敏度校核只取160A,不会取1000A等数值。S·S·k·k= I·I·t时,才能使从70度升至160度,已知BV2.5的热应力为82656.25,I=160A,反求t=3.23s,这就是说短路时,必须经过3.23s绝热加热过程,才能使BV2.5从70度升至160度。
结论出来了,C16没有延时功能,是瞬断约20-30ms,这比3.23s小得多了去了,能使导体温度升至160度吗?1.5还有支撑点吗?
上面说法有问题吗?请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