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7234|回复: 8

[求助]建筑物的测试端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1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P>请问:建筑物的测试端子有没有规定需要设置的个数?</P>
<P>如果一栋已经建好的建筑没有设置测试端子,现在需要增加,有什么处理办法么? <BR></P>
发表于 2008-5-21 14: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求助]建筑物的测试端子?

设置测试端子是为了检测方便,不设置也可以检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4: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求助]建筑物的测试端子?

<P>但是验收需要吧?</P>
<P>有没有办法解决呢?施工上要怎么操作?</P>
     
发表于 2008-5-21 17: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求助]建筑物的测试端子?

有要求的,请看防雷设计规范有具体规定,如果已建完的,可以在建筑物的四个角距地0.5米左右处剔掉面层20X20厘米见方,露出里面的钢筋,再焊一个连接板即可。
发表于 2008-5-21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求助]建筑物的测试端子?

<P>是否设置看接地方式,</P>
<P>1如果是人工接地极,那肯定要设置,并且应每个引下线都设置,以便检测接地的连通性和接地电阻</P>
<P>2如果是利用基础接地,柱内钢筋为引下线,那么预埋接地钢板即可。</P>
<P>3如果是人工+建筑物基础,目前我看了很多关于接地的书籍规范。基本思想是人工部分要和自然接地极有断开处,</P>
<P>方便检测人工接地连通性。但实际当中我见识浅薄,还没见到这样做的图纸。可参考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P>
<P>防雷规范</P>
<P>第4.2.3条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FONT color=#ff0033>各引下线</FONT>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316ac5" color=#ffffff>断接卡</FONT>。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316ac5" color=#ffffff>断接卡</FONT>,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316ac5" color=#ffffff>断接卡</FONT>,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P>
<P>数量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但肯定要保证一个检测点。施工肯定要按设计设置,按规定不可能私自减少。</P>
liuaoyv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5-24 0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liuaoyv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5-24 00: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5-24 07: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求助]建筑物的测试端子?

规范好像没有具体的规定。
发表于 2008-5-24 10: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求助]建筑物的测试端子?

<P>摇避雷网貌似合理,却缺乏过程控制,若没问题最好,要是电阻不达标呢,没有人工接地极的话就不好操作了.所以设计要求接地体甩扁铁或钢筋出建筑物,最好出地面(好找)是重要的。</P>
<P>楼主的问题看来是忘留了</P>
<P>1、剔凿找引下线钢筋焊一块扁钢上去是个方法,小心别破坏结构。</P>
<P>2、去找当时甩的扁铁,沿外墙面焊出来.当然你的做法最好征求监理同意。</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2:06 , Processed in 0.0818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