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0-7 16: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芯的磁化B-H曲线分为,非线性段,线性段,铁磁饱和段。
硅钢片;磁感应强度较差,铁芯损耗较大。初始磁感应强度较低,非线性区较大。饱和磁感应值较高。
非晶材料;磁感应强度较大,铁芯损耗较小。初始磁感应强度高,非线性区较小。饱和磁感应值较低。有利于作一般电力变压器,精密测量电流互感器,漏电保护电流互感器。不利于作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纳米晶材料,磁感应强度更好,损耗更小。初始磁感应特性与非晶材料相似,饱和磁感应值与硅钢片接近。
漏电保护互感器铁芯作用与测量精密电流互感器相类似,主要保证测量微小电流的精确性。要求磁化曲线非线性区间小,初始感应强度高。选择磁化工作点也需要较高,以便在微小电流情况下获得较大的磁感应强度。因此这个工作点也会接近饱和磁感应区间。所以,比较容易产生磁饱和现象。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一般不考虑测量低段电流的精确性,但要考虑测量故障电流时铁芯不饱和, 保证测量准确性。所以,在设计电流互感器时,磁化工作点选择较低,远离磁饱和曲线段。因为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和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同一个一次绕组中,互感器的安匝数据已经确定,一般采用增大保护用铁芯截面积,以便增大饱和磁感应数值。经过材料技术的提高,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过载能力已经大有提高,从10P提高到了20P,就是饱和电流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20倍。
所以,既要测量极微小的流,又要在过载2000倍电流情况下不饱和,应该是比较困难的。
有些人认为,铁磁饱和以后,只是削去波形的上半部分,是一种平顶波,基本二次电流不会减少。这是不正确的。当时间变化,而感应磁通因为饱和而没有变化,则感应电势就是零,互感器二次电流马上返回到零。是不能驱动漏电保护动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