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专栏
李兴龙
1、背景回顾
关于超高层的预制立管组合技术,在中国较早的应用大概是于2008年完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据资料记载,从B3到78F的四个管井,密布各种介质的立管,包括冷冻水管、高低压蒸汽管、消防水管、非饮用给水管、通气管等,管径从DN80到DN600不等,压力从1.0MPA到2.5MPA不等,一个管井有10多根立管。传统管井工法费事费力,难以满足要求。
超高层建筑之所以采取预制立管技术,相比较传统的管井施工工法,有以下优点:
•设计施工一体化:预制组合立管从支架的设置形式,受力计算到现场的施工,都由施工单位一体化管理。
•现场作业工厂化:将在现场作业的大部分工作移到了加工厂内,不受现场条件制约,将预制立管等可预制组件在工厂内制造成一个个整体的组合单元管段,整体运至施工现场,与结构同时安装施工。
•分散作业集中化、流水化:传统的管井为单根管道施工,现场作业较为分散,作业条件差,而预制立管将现在分散的作业集中到加工厂,实现了流水化作业,保证了施工质量,整体组合吊装,减少高空作业次数,有效地降低了作业危险性。
•预制构件的精细化:机械加工工厂的加工条件、检测手段、修改的便利性均大大优于现场作业,因此组合构件的各类尺寸、形位精度、外观美观度、清洁度均高于现场施工。
在标准方面,目前中国已经出台标准支撑,GB 50682-2011《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已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可以预料,预制组合立管技术前景广阔。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机电部组织工程师于2017年5月12日实地参观了河北沧州青县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并听取了讲座。之所以选择该公司,是因为该公司正在为北京地标——中国尊进行预制组合立管生产,同时还在为泰康人寿的大楼加工立管。
2、车间参观
3、技术汇报
预制组合立管生产流程图:
预制组合立管生产流程图示:
图纸设计:
BIM展示:
焊接质量控制:
安装质量控制:
运输方式(中国尊):
吊装方式:
现场图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本文作者授权本网站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文章地址:
http://www.jzdq.net.cn/club/html/personage_column/li_xinglong/201705/00000567.html
神州长城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海外技术管理中心机电部经理,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美国IEEE会员、SAC/TC205委员。
最新文章
最多阅读
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
GMT+8, 2022-1-18 21:07 , Processed in 0.0347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