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最近翻看19D702-7 《应急照明设计与安装》有关直流压降的计算公式,整理了一份符合现场实际应用过程的直流压降计算书。
然而,问题来了:我们设计人员对于导线或电缆正常工作的温度应该怎么考虑?
研究过程中,本人收集了以下数据材料:
一、配四P862~863,“工程中导线的实际线芯温度可按如下估算: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θ=80℃ 1kV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力电缆θ=60℃ ”
二、规范GB/T 12706.1-2020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 35 kV(Um =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
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 kV)电缆》
中4.2~4.3章节,关于1)绝缘混合料和2)护套混合料对应不同材质正常运行导体最高温度:1)聚氯乙烯300平导体截面内正常运行的
导体最高温度70℃,交联聚乙烯正常90℃;2)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在不同分类中正常运行的导体最高温度为80或90℃。
三、图集19D702-7 《应急照明设计与安装》P21,铜导线电阻率以70℃为设计标准。
压降计算公式中,涉及到导体正常工作温度的有下列重要参数:电阻率、电流透入深度(集肤效应系数计算公式内)、终端负荷功率因素
为1或直流线路用负荷矩的计算系数。
由于不同设计参考值定性的导体正常工作的温度值都有所差异,同一公式内,不同重要参数用到的参考数值可能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一、请问设计师如何深入理解运用这些规范,图集或常用工具书提供的数据?
二、什么情况才算正常运行的导体温度?是以满负载一定周期的测试标准为依据?还是说,有一定负荷不超载的情况下,导体的工作
温度都是这个标准?
疑问有点多,希望可以得到各位同行、前辈的指点,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