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2-29 16: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入门者 于 2016-2-29 18:45 编辑
回117楼诚版:
我不同意你观点。
以下讨论是在环境温度不变条件下,否则还要考虑厂家提供的降容系数。
断路器标准及曲线表达上,垂线段---长时期脱扣阈值线,都是1h(2h)后的曲线段,其短时间内,双金属片的温度和变形是不稳定的,只有超过标准要求的时间后,双金属片的温度和变形才是稳定的,才能得出合格与不合格结论。在外界环境温度不变条件下,我认为长时间,可以5小时、10小时、48小时等等,一只双金属片自然端的变形只能是一个值,不可能有二个以上的值。
t1与t2有时相差是巨大的,为什么。从MCB内部双金属片变化的空间距离说起。
热态可以高环境温度和已长期运行时通电加热后的温度。举一个例子,一只MCB的双金属片自然端差了0.001mm,就能使脱扣扛杆机构动作脱扣。这时换作1.45In,需要的时间t2,会多长?
冷态,如杆上变压器的配电装置是露天的,最低温度会到零下20度,也是一种冷态。双金属片如果+25度时是平直的、没有变形状态。零下20度下,双金属片反向变形,双金属片温度升到+25度,才回到平直,离脱口还很远。从零下20度到脱扣所需的变化量的时间t1会很长,与上述的热态需要的时间t2差别会很大的。
豆丁网有一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低压塑壳断路器热磁脱扣特性研究》一文,用有限元仿真法计算,后由实验证实。
一只In=125A的MCCB,25度时双金属片偏转为零,脱扣要求自然端偏移量为1.43mm。先用1.05In通电,经6300s,温度稳定在68.5度,双金属片最大偏移1.22mm,不脱扣。然后电流改为1.3In,在原有偏移量基础上,经2400s,温度升至84.4度时,双金属片偏移量为1.43mm,脱扣。
先用1.05In通电,经6300s后,然后电流改为1.3In,在原有偏移量基础上,还需经2400s才脱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