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9 16: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入门者 于 2016-6-10 08:52 编辑
相保短路和相中短路的线路阻抗相等、短路电流相等的理念早已有人确认。
《建筑电气》2013年第12期,“照明配电末端分支回路导体截面的选择”一文的表2,单相短路回路阻抗等于接地故障回路阻抗,单相短路电流等于接地故障短路电流。
将表2的取值用真实数据,不失是从《低规》灵敏度校验角度计算导体最大长度公式一种选择。
1. 线路阻抗用含有1.5温度系数,不符合客观事实的。2.5mm2的额定载流量(持续载流量)在环境温度时为30度时为24A,能带双管36W54盏,规范要求不大于25盏,所以不可能满载运行;用C16微断,约定不脱扣电流为1.13x16A=18.1A,为了躲过灯具启动电流,一般工作(计算)电流取10A以下,即回路装设22盏双管36W日光灯以下。线路负载率10/24=0.42以下,发热量Q减小到0.18倍,工作时导线温度远低于满载温度70度。
从上面各位发言的结论,对于C16,分断时间20ms,短路电流时的温升很小,最终温度接近工作温度。1.5系数要求短路最终温度为160度才能出现的,可能吗?在微断保护的线路中,1.5是某些人,拍拍脑袋,不根据实际得出的违背事物规律的数据。
2. 《低规》6.2.4条的1.3包含着断路器误差20%和电压及计算误差。断路器用整定电流,需考虑20%,若用约定脱扣值,不必考虑20%,只剩下10%,所以表2最后一项,取1.3是错的,应改为1.1。
若有一2.5mm2单相照明线路;用C16,约定脱扣值为160A;如果实际温度修正系数1.1,单位长度阻抗为1.1x6.88=7.57(mΩ /m);《低规》的1.3改为1.1;可得最大长度为82.5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