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8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损害源S1时进线总配电箱处,雷电入地冲击电阻计算
首先要了解雷电流由引下线入环型接地体的流散规律。按清华大学何金良 曾嵘著《电力系统接地技术》P29,二点同极性雷电流入地流散场有屏蔽效应,即使半球形的流散场在二点分界面处发生变形,而不会发生重叠和交会。暗指水平接地体也有此规律。解广润著《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在冲击电阻一章中,网孔10m的接地网也有屏蔽效应的论述。屏蔽效应使入地雷电流流散面积减小,造成入地冲击电阻增大。也可看作对引下线入地水平接地极有效长度缩短。如间距为4m柱距的引下线,流散有效长度为左右各2m,总长4m。
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式(A.0.2)和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式(14-25)计算工频接地电阻,后换算为冲击接地电阻 Ri ,换算系数A=1。
Ri=ρ/(2πL)x [ ln(LxL/hd)+A]
水平接地长度 L=4m,基础钢筋由4根∅16组成 计算等效直径 d=0.064m,埋深 h=0.8m
代入公式得:ρ=100 Ω·m时,Ri=11.3Ω,ρ=25 Ω·m时,Ri=2.83Ω
同理计算电缆保护钢管∅100冲击接地电阻,根据《雷规》P163,长波头防雷水平接地体有效长度 Lmax=4√ρ=40m。可不考虑屏蔽效应,代入公式得:
ρ=100 Ω·m时,Ri=3.7Ω,ρ=25 Ω·m时,Ri=1.57Ω
忽略弱电保护管和某些管道的冲击接地电阻,只取供水管道的冲击接地电阻,近似与电缆保护管相等,从而得建筑物外接冲击电阻值为:
ρ=100 Ω·m时,Ri=3.75/2=1.85Ω,ρ=25 Ω·m时,Ri=1.57/2=0.79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