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尺短寸长

[问题探讨]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问题探讨求解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9: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10、上海市供电局也有类似问题——
住宅小区采用一个地下汽车库的组团形式,变配电站设置在车库内或车库顶板上,变配电站低压系统接地与住宅楼用户处保护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大地板共用),其低压接地制式能作出TT系统吗?
为何上海市供电局有人命令设计院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低压配电采用TT系统?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11、上海市供电局的10kV电业站为低压公用电网配电,规定采用TT系统。
一般情况下,采用TT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不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将难以满足动作灵敏度要求,但上海市供电局的10kV电业站低压馈线,既不设置跳闸型RCD,也不设置报警型RCD,哪怕你是消防、非消防混供配电线路或者是消防配电线路,这,允许吗?
若是允许的,道理何在?
若是不允许,为何无人出面解决?
每年的设计大检查,建设部检查专家全没看见吗?还是视若无睹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9: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12、上海市供电局的10kV电业站为低压公用电网配电,规定采用TT系统。
10kV电业站低压馈线,供电局不设置RCD也就罢了,原因在于它不受管辖。
可问题在于,住宅楼进线的总配电间,其低压馈线回路:
(1)普通低压馈线回路——上海市供电局不允许设置跳闸型RCD;
(2)消防低压馈线回路——上海市供电局不允许设置报警型RCD。
上海市供电局有一高超的杀手锏——你若设置,他不让你图审通过,但他却不落笔。
可是,违反GB 50054的一切后果(如果出事的话),却由建筑设计院的电气设计人员承担。
这也极具中国特色。
每年的设计大检查,建设部检查专家全没看见吗?还是视若无睹呢?

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上海市供电局啊,要我说你什么好?
     
发表于 2012-2-27 2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怎一个冤字了得——冤!冤!!冤!!!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21: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设计院的电气设计人员,怎一个冤字了得——

冤!冤!!冤!!!
     
发表于 2012-2-27 2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有一句话叫 罪不责众 。大家都错了,就没人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21: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哭。。。。。。
     
发表于 2012-2-27 2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尺短寸长
别介,尺兄,过两天我找人送你好东西。
     
发表于 2012-2-28 08: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能如此推导。
我赞成任元会的观点,低规没有实质的改变。
发表于 2012-2-28 10: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尺短寸长


    贺工e-mail:bj68798542@126.com
尺兄的问题以发邮件给他,尺兄也可直接与他邮件联系。

另外,对帖子中的问题,尺兄自己的见解如何?也请发上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10 呵呵,听宣贯班讲课老师的答复吧。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9: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13、坛中资深贵宾有一种所谓“5线TT”的言论,特提出求宣贯老师讲课时释疑,具体情况如下:

言论摘录(讨论TT系统):
2010-11-1
。。。。。。
那么该电业站AC380V引至外部建筑物的电缆的首端开关,就是该10kV 电业站内的低压屏出线开关
该开关就负担着引至外部建筑物的低压电缆的接地故障保护任务(当然还有短路及过载保护功能),因此按照国标规定,该保护电器(开关)的负荷侧,就应该用PE线贯通连接至同一接地极——也就是说,国标要求出线电缆设置PE线。

因为TT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算不清,就胡乱安它(RCD)一个整定电流,如30毫安或100毫安什么的,这属于不负责任和极不严谨的。
可惜我看大人物的书籍里,只提TT如何独特优越性,就是不提其首端开关如何整定,甚至连开关都不愿意在示意图中画出。

包括在路灯系统中,某些大家此前也强烈要求采用TT系统;可惜我也一直未见其开关如何配置。
在新的论文里,我们期待在看到推荐TT的同时,也学习学习其开关如何配置;不要光整理论的。

2010-11-2
1、当TT为4线(即不采用PE线)时,则其回路正常泄露电流其实无法估算,而Ia*R<50V中的Ia(首端开关)理应躲开回路正常泄漏电流,因此,Ia就无法准确得出;所以我才说4线TT中RCD的Ia整定,目前均属瞎蒙和不负责任。

2、根据GB16895.21-2004/IEC60364-4-41:2001第413.1.4.1款,仍就路灯4线TT而言,“受同一保护电器(如线路首端开关,也即箱变低压屏出线开关)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如电缆铠装皮或金属管),应连同其保护导体一起连至这些部分的共同的接地极上”。好了,路灯电缆带铠装或穿金属管敷设时,若按此规范规定执行,就应有保护导体(PE线),并一起连至接地极。而如此一来,还叫什么TT系统?!目前搞不清楚到底是设计规范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

3、大专家一直以来关于“楼内拉通结构钢筋就是全楼等电位”的畅想曲,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我还是那句老话,钢筋等电位跟水泥地板(墙体)等电位,压根不能划等号。而这个“等电位”理论也许就是楼内还在不断电死人的真实元凶。

4、在我2005年参加注册考试之后说过,关于变电所内接地电阻应是1欧或是2欧(或更小)的推导,其实主要还是基于等电位以及直流电学理论,正序负序全被忽略了。而谁都知道,变电所明明是交流,哪能简化为直流理论推导呢(上贴已阐述“等电位”害死人,不赘述)?!由此推导的接地电阻应多大多大,就更扯了。

5、大专家关于10KV高压侧接地状态对于安全影响之理论,我持保留态度,暂在冷眼旁观中。

6、我一般不会因为IEC(或某砖家)怎么怎么说,就轻易改变“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芒”。

2010-11-7
就楼主所出题目而言,试解答如下:
1、(1)若采用4线TT,A)因其回路接地故障电流无法准确计算,因此RCD的Ia无法正确取值(除非你瞎蒙一个值,如100毫安或300毫安),R也无从取值;B)4线TT也不太符合我曾提到的《低规》和等效IEC条款(应有贯通PE线之要求);
(2)若采用5线TT,则计算跟TN系统类似,但TT独特优点(避免故障电压蔓延)荡然无存。若采用RCD保护,则其Ia仍应小于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再按照“Ia*R不大于50V”来求得R。

2、变电所接地问题:因为变电所内部的外露可导电部件比比皆是,因此,保护接地极不可避免设置在变电所处最为合适,于是就有2种情况:
(1)变压器中性点N线接地极退避三舍、远走他乡——拉到距离变电所足够远(具体多远,取决于土壤分均电阻率等因素)的地方。这种情况,可适合出线为4线或5线TT;
(2)变电所内部的N和PE混接,并同时在变电所处接地。该情况相当于局部TT系统,它仅适合前述的4线TT系统(5线TT显然不行)。
     
发表于 2012-2-28 1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倾听不同的声音。。。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广纳良言——上善。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20: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解说,有点难。

简化说明一下。
该贵宾意见对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和当时的GB 16895.11-2001 idt IEC 60364-4-442:1993《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现已被GB/T 16895.10-2010《低压电气装置 第4-44部分:安全防护 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取代)认识如下:
就TT系统而言——
1、按GB 50054-95和IEC 60364-4-442:1993,规定自10kV变电所低压馈线回路至低压用户,“应该用PE线贯通连接至同一接地极——也就是说,国标要求出线电缆设置PE线”,规范它就是这么规定的;
2、如果,10kV变电所变压器的系统接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与高、低压保护接地采用“共地”方式,则无法实施“5线TT”;但若10kV变电所变压器的系统接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与高、低压保护接地采用“分地”方式,则可以实施“4线TT”或“5线TT”,且“5线TT”更为符合GB、IEC标准的要求;
3、“5线TT”可以大大提高接地故障动作灵敏度,以免采用RCD之麻烦。

请问,该贵宾意见是否正确?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20: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求:
GB50054-2011宣贯班讲课老师,务请力求做到将事先收集到的问题,商讨后给出统一的解答意见,千万不要给出相互矛盾的释疑说明。

尺短寸长,恳请恳请;{:smile:}
实话实说,原谅原谅。{:loveliness:}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4、10kV为低电阻接地系统,独立变电站内变压器的系统接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与高、低压保护接地采用“分地”方式时(主要是考虑解决“TT系统”或后端路灯“局部TT系统”的“应力电压”问题),2个地之间的距离有“不小于10m”的要求——
有人提出:
1、上述不小于10m”的要求有依据吗?为何不是“不小于5m”或“不小于15m”、“不小于20m”?
2、难道不考虑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