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2673|回复: 3

[文章介绍] 2024.9|杜毅威:民用建筑阻燃电缆型号标注问题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9 12: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摘 要:在介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四川消防研究所2024年分别发布的文件精神对阻燃电线电缆型号标注作出规定基础上,就与阻燃电缆相关的国家标准GB / T 19666 - 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和GB 31247 - 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民用建筑阻燃电缆选型及标注的建议。

关键词:GB / T 19666;GB 31247;试验装置;燃烧特性;燃烧性能;阻燃分类;阻燃分级;强制认证

引用格式:杜毅威.民用建筑阻燃电缆型号标注问题探讨[J].建筑电气,2024,43(9):3-8.



长期以来,阻燃电线电缆的产品表示方法(包括燃烧特性代号和产品型号等)很混乱,造成电线电缆用户和生产厂家均无从选择,阻碍了电线电缆行业的有序发展。直到GB / T 19666 - 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已作废,当前有效版本是GB / T 19666 - 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正式发布后,才结束了这一影响行业近二十年的乱象。然而,随着GB 31247 - 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电线电缆燃烧性能等级标准的发布和实施,阻燃电线电缆的产品表示方法又出现了新的乱象。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24年最新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线电缆》(CNCA - C01 - 01:2024)附件2“阻燃电线电缆产品型号的补充要求”(以下简称《规则》),首次以强制性认证规则文件的形式,对阻燃电线电缆产品型号表示方法进行了规范。随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GB 31247 - 2014主编单位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GB 31247〈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检测认证中执行产品型号命名新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采标GB 31247 - 2014的电线电缆型号命名作出了明确要求。


《规则》《通知》的要求

《规则》对电缆阻燃型号的命名提出了要求,分为以下3种:

a. GB / T 19666 - 2019 + 电线电缆产品标准;

b. GB 31247 - 2014 + 电线电缆产品标准;

c. GB 31247 - 2014 + GB / T 19666 - 2019 + 电线电缆产品标准,见下文示例1、示例2、示例3。

表1是GB 31247 - 2014和GB / T 19666 - 2019燃烧特性代号。

1.png

《规则》要求,阻燃电线电缆的型号由燃烧特性代号和相关电线电缆型号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2.png
《规则》要求,阻燃电线电缆产品用燃烧特性代号、产品型号、规格、燃烧特性标准编号和产品标准编号表示:

a. 示例1:一般用途硬导体无护套电缆,阻燃D类,表示为:ZD - 60227 IEC 01(BV)450 / 750 V规格(略)GB / T 19666 - 2019 / GB / T 5023.3 - 2008。

b. 示例2:一般用途硬导体无护套电缆,阻燃2级,表示为:B2 - 60227 IEC 01(BV)450 / 750 V规格 (略) GB 31247 - 2014 / GB / T 5023.3 - 2008。

c. 示例3:一般用途硬导体无护套电缆,阻燃2级,阻燃D类,表示为:B2 - ZD - 60227 IEC 01(BV)450 / 750 V规格(略)GB 31247 - 2014 / GB / T 19666 - 2019 / GB / T 5023.3 - 2008。

《通知》对阻燃电缆型号的命名给出了要求,为以下两种:

a. GB 31247 - 2014 + 电线电缆产品标准(示例1、示例3、示例4);

b. GB 31247 - 2014 + GB / T 19666 - 2019 + 电线电缆产品标准(示例2)。

《通知》要求阻燃电线电缆的型号由燃烧特性代号和相关电线电缆型号两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3.png

《通知》要求,阻燃电线电缆产品用燃烧特性代号、产品型号、规格、燃烧特性标准编号和产品标准编号表示:

a. 示例1:额定电压450 / 750 V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阻燃1级,表示为:B1(d0、t0、a1) - BYJ 450 / 750 V规格(略)GB 31247 - 2014 / JB / T 10491 - 2022。

b. 示例2:额定电压0.6 / 1 kV低烟无卤阻燃C类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阻燃1级,表示为:B1(d0、t0、a1) - WDZC - YJY 0.6 / 1 kV规格(略)GB 31247 - 2014 / GB / T 12706.1 - 2020。

c. 示例3:额定电压0.6 / 1 kV阻燃A类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阻燃2级,表示为:B2 - ZA - YJV 0.6 / 1 kV规格 (略) GB 31247 - 2014 / GB / T 12706.1 - 2020。

d. 示例4: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阻燃1级,表示为:B1 - PV - YJYJ DC 1 500 V规格 (略) GB 31247 - 2014 / NB / T 42073 - 2016。

《规则》和《通知》分别对按GB / T 19666 - 2019标准和GB 31247 - 2014标准,以及同时按GB 31247 - 2014 + GB / T 19666 - 2019标准生产的电缆,提出了命名标注要求。



国标GB / T 19666 - 2019和GB 31247 - 2014的对比


GB 31247 - 2014采标了欧洲标准,和国内通常引进转换的IEC标准有所不同,这也是两个电缆标准在生产、使用时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GB 51348 - 2019采标了GB 31247 - 2014标准,按燃烧性能选择阻燃电缆。在双标准并存的情况下,给设计人员也带来了困惑。

两个电缆标准对比如下:

a. 线缆行业长期存在阻燃分级标准缺失问题和原有阻燃标准体系中考核指标维度不完善的情况,四川消防研究所组织相关单位牵头制定了国家强制性标准 GB 31247 - 2014。

GB 31247 - 2014参照欧州标准EN 50399:201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通用试验方法 电缆在火焰传播试验中的热释放和产烟特性测试 试验装置、程序和结果》(已升级为EN 50399:2011 + A1:2016)和EN 13501 - 6:2014《建筑产品和建筑元件的防火分级   第6部分:利用电缆防火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级》,最终将电缆阻燃级别定为A、B1、B2和B3四个等级,考核维度包含燃烧热值、火焰蔓延、热释放、产烟性能和烟密度等主分级指标,以及燃烧滴落物 / 微粒、烟气毒性和腐蚀性3个附加分级指标。总体来讲,这些考核指标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电缆在实际火灾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对电缆燃烧性能等级的评价也更加科学合理和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该标准的制定使我国阻燃电缆及光缆的分级标准同国际最新的分级标准接轨,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电线电缆,必须满足EN 50399:2011和EN 13501 - 6:2014的CE认证。

b. 国标GB / T 19666 - 2019(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主编),按国内惯例采标的是IEC 60331标准。与GB 31247 - 2014不同之处是GB / T 19666 - 2019规定有电缆的耐火特性要求。

c. GB / T 19666 - 2019与GB 31247 - 2014都是对电缆性能的分级要求,一个是燃烧特性、一个是燃烧性能,试验方法也基本相同,都有对电缆外绝缘的阻燃、烟、毒等性能的考量,而且采用了相同的试验装置或标准。

d. GB / T 19666 - 2019燃烧特性的阻燃分类(A、B、C、D)除部分地方标准规定了相应类别的阻燃电缆使用建筑或场所外,其他行业和国标均没有相关使用规定。GB 51348 - 2019采标了GB 31247 - 2014燃烧性能的阻燃分级(A、B1、B2、B3及附加分级),规定了相应级别(包括附加分级)的阻燃电缆使用的建筑或场所。

e. GB 31247 - 2014规定了电缆的燃烧性能。

按电缆在受火条件下的火焰蔓延、热释放和产烟特性进行主分级,同时针对不同使用场所和用户的需求,从电缆在受火条件下的产烟毒性、腐蚀性和燃烧滴落物 / 微粒等方面进行了附加分级。标准全面考量电缆的安全性能,要求更高(如表2所示)。
4.png

GB 31247 - 2014附加分级要求:附加分级包括燃烧滴落物 / 微粒等级、烟气毒性等级和腐蚀性等级,已包含低烟无卤低毒特性(如图3所示)。

5.png


f. 阻燃性能(A、B、C、D)与燃烧性能(A、B1、B2、B3)试验方式对比。

GB / T 31248 - 2014成束电缆燃烧性能试验的装置与GB / T 19666 - 2019对成束电缆阻燃性能试验装置都采用基于GB / T 18380.31 - 2008 / IEC 60332 - 3 - 10:2000《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1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试验装置》(此版本已废止,被GB / T 18380.31 - 2022 / IEC 60332 - 3 - 10:2018代替)标准试验装置,同时GB / T 31248 - 2014增加了热释放和产烟特性测试设备,综合性更强,对燃烧性能等级评价更科学(如图4所示)。
6.png

GB / T 18380系列标准与GB / T 31248 - 2014试验方式的对比如表3所示,阻燃性能A类与燃烧性能B1级试验方式的对比如表4所示,试样排布差异如图5所示。
7.png

8.png

9.png



由于小截面电缆(≤ 35 mm2)排列方式不同,电缆数量不同,通过B1级的小截面电缆,在成束阻燃试验上应较易通过A ~ D类阻燃试验。大截面电缆(> 35 mm2)采用宽钢架、双喷头,通过ZA类成束阻燃试验,比通过B1级阻燃试验更难。

g. GB / T 19666 - 2019燃烧特性和GB 31247 - 2014燃烧性能对比。

GB / T 19666 - 2019成束阻燃的(ZA、ZB、ZC、ZD)类别,主要区别是适用评定场合的不同,并非阻燃性能的高低或有等级之分,不存在高低级别关系。成束阻燃的相关标准均未给出级别定义,而是采用类别作为代号,如A类、B类、C类和D类,仅说明适用于不同非金属材料体积含量的场合。

GB / T 19666 - 2019成束阻燃试验对不同护套绝缘材质、不同结构、相同规格的电线电缆,可以比较出线缆阻燃特性的强弱,即ZA > ZB > ZC > ZD。对相同护套绝缘材质和结构、标称截面积35 mm2及以下的小规格阻燃电线、电缆(尤其是电线),仅从燃烧试验后的炭化高度角度来看,不同阻燃类别试验排序反而可能是:ZD > ZC > ZB > ZA。

这也不难理解,截面在35 mm2及以下电线、电缆燃烧试验为紧密排列,通风不畅,成束燃烧更容易通过,同样试验条件下,由于可燃物量不一样,会出现ZD比ZA更难通过的情况(即通过ZD的一定能通过ZA,通过ZA的不一定能通过ZD)。因此,阻燃电缆在不同敷设情况下(排列不同、对应非金属含量的线缆数量不同、通风不同),可能会是不同的阻燃性能。这也是有生产厂家推出所谓超A阻燃电缆的原因。

GB 31247 - 2014则对标准规定的燃烧性能等级给予了明确的说明,例如B1级属于阻燃1级,B2级属于阻燃2级,而且两者差别明显,能区分出阻燃性能的强弱。

GB 31247 - 2014通过多维度指标考核和评价,贴近实际建筑防火安全场景要求,科学系统地对建设工程用线缆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分级,并在标准中对性能等级给予明确说明,这也为GB 31247 - 2014的阻燃分级在GB 51348 - 2019中的引用和采标奠定坚实基础。

h. 由于两本标准电缆性能试验存在差异,不能完全相互覆盖,成束电缆的燃烧性能B1级不一定能符合阻燃A类,而阻燃A类也不一定能通过B1级,造成燃烧性能不能完全覆盖阻燃性能,也不能完全替代阻燃性能。两个标准不完全一致。

实际上燃烧性能 + 附加分级已涵盖了电缆的阻燃、低烟、无卤、低毒等电缆燃烧特性。这也是GB 51348 - 2019采纳GB 31247 - 2014的主要原因,符合燃烧性能分级的电缆已能满足民用建筑对电缆阻燃、低烟、无卤、低毒等的使用要求。

i. 对按《规则》或《通知》中“GB 31247 - 2014 + GB / T 19666 - 2019 + 电线电缆产品标准”这类电缆,需两个试验都要做,电缆的成本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今年6月,四川消防研究所和上海电缆研究所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合作编制《建筑火灾升温条件下电缆耐火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相信两个单位的深度合作,会避免以后因采标不同,出现阻燃、耐火电缆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



作者信息:

杜毅威,男,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电气总工程师,院总监。

本文有删减,全文载于《建筑电气》2024年第4期,详文请见杂志。版权归《建筑电气》所有。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24-10-10 09: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彻底晕菜期待合作后的新标准不要再增加新的麻烦
     
发表于 2024-10-10 10: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也不仅这两本规范存在该问题。习惯就好
发表于 2024-12-16 15: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和阻燃性能在两本标准中的分歧,一直以来不仅困扰设计师,审图工作也无从下手。本人也一直在学习研究对比GB/T 19166和GB 31247的不同。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虽然我原本持有的观点,与本文略有不同,但是在通读全文之后,作者成功地说服了我。即:‘GB 31247 - 2014通过多维度指标考核和评价,贴近实际建筑防火安全场景要求。’无论燃烧性能还是阻燃性能,都应该回归到‘建筑防火安全’这一初心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1:36 , Processed in 0.09557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