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25 1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guichao66 于 2023-11-25 10:36 编辑
既然还有人问,我就再说说个人看法:
1、长延时脱扣做短路保护是允许的么?
个人结论:特殊情况下是允许的。
(1)低规的短路灵敏度1.3倍系数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断路器发展到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单独两套装置,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能用短路保护保护的,就没必要用过负荷代替短路保护。我审图过程中看到过好多因为方案不合理或者保护装置参数不合理导致的短路灵敏度不足不少。
(2)对于楼主说的电动机长距离供电问题,如果坚持低规1.3倍要求,会导致导线截面加大很多,经济上不见的合理,反而用过负荷保护代替短路保护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做法(前提是导线热稳定满足要求)。设计单位通常有造价人员,有兴趣的同行可以对两种方案进行经济性对比来验证一下。
这里需要明确一个大前提:规范条文也是为了满足导线热稳定保护(其他的动稳定等不在讨论范围内,以免惹出题外话)而制定的,导线热稳定是目标,低规1.3倍要求是具体的技术措施,后者应该服从前者。从这个角度出发,低规1.3倍要求表述稍有不严谨。
2、对于长距离供电用过负荷保护代替短路保护是不是最佳选择?
个人认为未必如此。
对于长距离供电的典型应用之一路灯供电,除了论坛里讨论过的解决方法之外,个人认为可以考虑采用分段短路保护,也就是长线路中间串接断路器(类似于密集母线变容保护,末端导线截面也可以考虑变截面,对LED路灯来说压降不是限制条件),这样长线路可以分为两段分别考虑短路保护,对于路灯保护这种分布负荷供电可能比较适用。当然,这只是定性分析,经济合理性还有待造价数据验证。
即使对于长距离电动机供电这种集中负荷,我感觉在部分情况下分段保护也可能在经济上有其合理性,只不过这种情况下线路运行损耗影响比路灯这种更大一些,经济必选会更复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