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为什么设计院一般要求智能化设计仅负责设计预埋管,系统由甲方委托专业公司深化。是没有实力做?还是其他原因呢? 1、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的技术突破存在百家争鸣的现象。各自有自己的体系,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也就是实现同样功能的东西,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做法。且每个品牌都希望新的标准有自己来领导,以便做大做强。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品牌能做到一家独大,一统江湖。
2、当产品具有不易破解的的东西作为核心竞争力时,才具备做大并制定行业标准的条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有一点新东西出来了,很快就会被破解,出现一群山寨。迅速就把价格弄下来了。无法积累到研究核心竞争力的成本和时间。而且山寨就算被发现后付诸于法律,也就罚点钱了事。风险小。这样谁都没实力专心研究核心竞争力,只能在原框架内做支节的修改来作为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样的特色也就容易模仿。结果就是谁都做不大。
这种情况下,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院只能照某品牌的企业标准来设计。问题来了,就算设计院按照A品牌做了个完美的设计,但建设方最终选择B品牌。必然原设计图作废。改由专业公司按实际品牌重新设计。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品牌商,不再积极向设计院提供产品资料,产品发展动向。没这些资料,设计院更无法准确的设计。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是原因。
一捋胡子,自觉老气很糗。 补充一条,一般建设方不愿为智能化设计单出一笔设计费,所以设计也就按图文深度要求做下预埋设计,配合土建了事。
其余的2楼已经说得很透彻了! 补充一条,一般建设方不愿为智能化设计单出一笔设计费,所以设计也就按图文深度要求做下预埋设计,配合土建了事。
其余的2楼已经说得很透彻了! 回复 4# yangyang7201
您说的“图文深度要求”是指? 这应该从传统的设计谈起,以前对设计的要求是,当设计成果有施工、运行、维护问题需要解决时,最终要靠设计。就是出问题找设计,干不了找设计,不会干了找设计。而技术发展到今天,设计人不可能做到这样,设计只能是应用,不是万能的,故对于深度制定时,为防止都找设计。这是一条重要原因之一吧。 回复 5# hanqiangding
我说的“图文深度”指的是住建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也没智能化专项资质
也没景观、室内装修的专业资质
所以大多数设计院即使做这种工程也是不专业、有时候反而添乱子,但是还不能取缔。 主要还是现在设计恶性低价竞争,设计单位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 哈 不说肯不肯做 会不会做都是一个大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