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偏差不仅取决于电压损失,还取决于电源端调压。比如,电源端调压到标称电压的+3%,即使电网电压损失达到5%,末端电压偏差也只有-2%。
这可不是咬文嚼字做学究,理论上线路电压损失可以达到10%,也可保证末端电压偏差不超过5%。一倍的差距啊,其工程价值能忽略吗! 电压偏差与电压损失的异同,电压降落与电压损失的异同,这些都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概念,也很好理解,一点都不难。但就自己的经历来看,这些都长期被业界大面积混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说重规范轻原理吧,其实供规条文说明中也有详细的叙述和非常明确的图示,但凡认真看一下,都不会出现误解。 关键是概念错误会带来技术误判,比如上面16#所举线路电压损失5%和10%的例子。尤其是因为误判的人太多了,这种误判反倒成了业界的共识,谬误成了真理。 dqaq 发表于 2025-8-19 10:50
关键是概念错误会带来技术误判,比如上面16#所举线路电压损失5%和10%的例子。尤其是因为误判的人太多了,这 ...
说得好,要学习一下。但还有些问题
1.请问用电设备电压偏差,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以额定电压为基准。这个用电设备电压偏差在那个规范有这个定义?绝大多数是什么范围?
2.供配电规范,按照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2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士7%。如果220/380V已经是达到了7%的偏差,用电端的要保证不超过5%的额定电压,需要自己调压么? liaoyiyan 发表于 2025-8-19 11:15
说得好,要学习一下。但还有些问题
1.请问用电设备电压偏差,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以额定电压为基准。这个 ...
1、用电设备端子允许电压偏差,以设备额定电压为基准,主要在电机和灯具的标准中,有时间我会去查一下。“绝大多数”指一般情况都是这样。有些特殊情况,比如电容器,发热与工作电压强相关,为安全计,选用的时候会有时选高一些额定电压的产品。比如380V系统,有时会选额定电压525V的电容器。这时产品本身允许电压偏差仍然是以525V为基准,但既然考虑留裕量,对工作所在的380V系统而言,允许运行电压(也就是电容器端子电压)偏差仍按380V的+-5%考虑。 liaoyiyan 发表于 2025-8-19 11:15
说得好,要学习一下。但还有些问题
1.请问用电设备电压偏差,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以额定电压为基准。这个 ...
2、1)你误读了标准要求。再去好好看一下,7%到底是什么。
2)虽有误读,也确实可能出现供电电压-7%电压偏差的情况。这时确实需要用户自行调压。如果用户很在意这种情况,可以在跟电力公司签署供电合同的时候,提出高于规范限值的要求。这完全是允许的,大多数情况下电力公司也是能做到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