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理解了14#的最后一段话,也知道同步机励磁磁通、电枢反应等概念。那看电机学书中关于这部分内容应该问题不大了。思路大致如下。
1、14#中说的电机内阻抗,忽略电阻的话,实际上是一个度量电枢反应的等效电抗。该电抗中的电感,即单位定子电流能产生多大的电枢反应磁链,是个比例系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电枢反应效果,与电机内阻抗上的压降,基本上是同一事情的两种表述方式。
2、如果转子励磁磁通感应的定子电动势高于机端电压,则需要电枢反应磁通兑掉部分转子励磁磁通,才能达成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这就是所谓的去磁效应。
3、同样道理,如果转子励磁磁通感应的定子电动势低于机端电压,则需要电枢反应磁通加强转子励磁磁通,才能达成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这就是所谓的助磁效应。
4、问题的难点之一来了。电枢反应如何达成去磁或助磁效果呢?主要取决于定子电枢反应磁通与转子励磁磁通的空间位置关系。电枢反应表现为旋转磁场,转速与转子同步,所以与转子间是相对静止的位置关系。这个概念必须明确。
5、难点之二:这个位置关系下,去磁或助磁效应如何形成?主要取决于定子电流的相位。因为电枢反应磁通就是定子电流产生的。机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的相位变化,不就是无功功率的变化吗。
以上4、5中的“位置”,在电机学中以“空间电角度”来表达。
上面说这些,意思是最终还是要回到书本理论上去,才能形成可靠的知识基础。这是思而学带来的成果{:1_491:}
页:
1
[2]